IT小说网 > 洋泾浜奇侠 > 三 女侠的飞泥丸子

三 女侠的飞泥丸子

推荐阅读:薇蕨集母亲旷野的呼喊犹及编开市大吉轮盘犯罪本能福尔摩斯大失败中国侦探罗师福天真的幽默家

IT小说网 www.ittxt.com,最快更新洋泾浜奇侠最新章节!

    天气渐渐冷了起来。可是关外的消息还是那么紧张。公众体育场开着市民大会。学生们拥到北站,坐火车到南京去请愿。援助东北义勇军的募捐队拿着竹筒向人捐钱。各种救国的团体都一齐动员。

    史伯襄老先生家里就到了许多客,等着开饭,听着一个救国会的委员谈着话。

    “我希望各位都加入我们这个会,因为在座各位都是名流。”

    这位委员瞧着窗子,背书似地说着。听着的人只瞧见他那扁扁的后脑勺。

    史兆昌站了起来,到桌边去拿了一支烟给那位委员,嘴里说:

    “可是我觉得你们的主张没用。”

    于是那位委员回过脸来。读者诸君,瞧见他的脸了吧:呵,还是咱们的熟人,刘六先生。

    刘六先生像没听见史兆昌的话,他嘴里叼着烟,从一个黑皮包里拿出一本小册子来:

    “这是敝会的章程。”

    史伯襄老先生掏出眼镜戴上,第一个就谈这本小册子的封面:

    “这几个字写得真不错。”

    五六个脑袋就都凑了过去:

    “这是赵字。”

    “赵字的笔意倒有一点,然而这个人一定是学的郑孝胥的字。”

    “不对。这位乐乐斋先生是我的朋友,他的字有点像康南海的。他学的是魏碑,是石门铭。康南海也是学石门铭的。”

    “不是吧,”史伯襄老先生拖长着声音。

    “伯翁说是学什么的,然则?”

    伯翁只稍为愣了会儿:

    “倒有点颜味。我看是……我看这个……这个这个……也许是学钱南园的。”

    “学钱南园————怕未必。”

    刘六先生胜利地微笑着,一直不言语。他想等别人问他,可是没等着。

    那小册子的封面是:

    全国名流绝食救国会章程

    文学博士乐乐斋敬题 印 印

    一位西装朋友瞧明白了封面上的字,就和一位老先生离开那堆脑袋回到沙发上,谈着那位乐乐斋的字:

    “我亲眼看见他临帖的,他临的是米……米……米他,米那个————米田宫①!”

    ① 米田宫: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曾任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粪”的繁体字是由“米、田、共”三个字按“上中下结构”组成的,旧时顽皮的初学儿童就管“粪”叫“米田共”。大概刘六先生的混乱概念就是在这种环境里形成的。

    “米田宫?”————那位老先生不懂。

    “呃,我亲眼看见的,亲眼!他临米田宫的大鹏赋。”

    刘六先生有礼貌地搓搓手,高声地劝大家签名加入。

    “请各位都做个会员如何?”

    他礁瞧大家的脸,就站起来演说似地往下说:

    “国难当头,名流也就非救国不可了。……我们绝食,促起全国同胞去抗日救国。绝食是有力量的,印度那位鼎鼎大名的太先生太戈尔,不是绝食救国么————连英国人都怕他哩。至于我们……我们……”

    演说的人舐一下嘴唇,停了会儿又————

    “各位的意思如何?各位都是中国的名流。我们绝食,全国同胞一定会努力起来的:把全国的名流饿死了可不是玩意账。名流全饿死,还成什么国家。他们自然会努力抗×救国的。……请大家加入,请大家不吃饭救国。……”

    史伯襄搔搔脑袋,试探地问刘六先生:

    “饿着,还会有精神么?……你是不是……?”

    “我不吃饭,”刘六先生很快地答。“我早晨起来只吃五个荷包蛋,稍为喝点牛奶可可茶。十二点钟稍为吃两碗面疙瘩,片儿汤,下午七点钟也如此。每天饿的时候只要吃一两个广东月饼就够了。临睡的时候稍为吃点鱼生粥,打两个鸡蛋。如此而已。不吃饭。”

    大家互相瞧了一眼。那位西装朋友站了起来,把两手举得高高地:

    “名流的确非救国不可,我主张加入名流绝食救国会。但是今天这顿中饭……这顿……这顿的中饭,我们不可以辜负史伯翁的盛意:这顿中饭还是要吃的。吃了这顿中饭大家再签名加入。不过这本书上的字,我是亲眼看见乐乐斋写的是米田宫。……我们吃了这顿中饭再加入。”

    “入会费五元。常年会费七元。名誉会员三十元。”

    刘福走进来报告饭开好了。

    “刘福,”史伯襄老先生想起一件事,“刘福你叫厨房里给刘六先生做两碗片儿汤,刘六先生不吃饭。……兆昌,你上楼去请她们下来吃饭罢。”

    刘六先生一直谈着全国名流绝食救国会的事。可是史兆昌老是弯着嘴角:别人是名流,瞧不起他,他也瞧不起别人————这些个玩意可没一点鸟用。至于……

    “走开!”史伯襄老先生对兆武叫着:这孩子占着首席的位子不肯走。

    女客男客都站在旁边瞧着桌上,谁也不就席。

    太太小小心心地把头发扭到太阳穴上去遮住那个紫色疤,用另外一个手去拖兆武。

    “好孩子,你是听话的。让客人坐。”

    “不嘛,”兆武的嗓子是嘎的。

    客人们劝主人们让这位少爷坐一席。可是位子不够,这么着就得有一个客人没地方坐。

    “我可以不坐,”刘六先生说。“我是绝食的。片儿汤是坐在茶几旁边也可以吃。”

    兆昌想劈他弟弟一个嘴巴,可是别人已经解决了这个难题:加一张椅子。

    大家从绝食救国谈到了义勇军。

    “假如全国的名流都肯绝食,义勇军一定会加多起来的,政府也就会马上出兵了。”

    “可是义勇军还是没什么用,”史兆昌插了进来。“××人的枪炮太厉害,义勇军可没办法对付。我们……”

    兆武尖声叫了起来,打断了他的话:

    “我当师长,我杀尽××鬼子!”

    “二世兄真是有志气。”

    “我当了师长,我带兵打到××去!”

    太太笑了起来:

    “你到了明年不要忘记这一条志气就好了。”

    “我明年当师长,我忘记了,我就是狗入的!”

    史伯襄老先生叫了声“呸!”太太可耽忧着:

    “十六岁当师长究竟太早呀,是不是。打××人总要年纪大点儿才成,大小了怕有点危险哩。”

    “不要紧,”兆武嘴嚼着菜,“爸爸是吕纯阳老祖的徒弟,爸爸叫吕祖帮我。我带兵打××人:訇,訇,訇!”

    他装着放枪的样子,可是子弹从嘴里“訇”了出来,把嚼着的东西掉到了旁边刘太大的酒杯里。刘太太拿着筷子瞧着一碟白鸡,女主人可端起杯子请酒,她就赶紧放下筷子举起杯来干掉一杯。

    史伯襄老先生舔舔沾在那三四根胡子上的汤水,咂着嘴,告诉大家吕祖在北平降坛的事。

    兆武张了红眼,出神地听着他爸爸的叙述。他眼睛金鱼似的突出看,黑珠子很小。脸黄得像烂了的佛手。嘴很大,可是还对付不了牙床肉:嘴稍为一张,突得高高的牙床肉马上就得挤出来。

    “吕祖得帮我杀××人,”他叫。“我要吃片儿汤!”

    “不许吵!”

    可是兆武已经把刘六先生正吃着的片儿汤一把抢了过来。刘六先生吃了一惊,就求救似地瞧瞧史伯襄老先生————别人可在安安静静他说到了吕祖收他做徒弟,还给他取了个道号,还飞鸾①赐了他许多字画。

    ① 扶乩:也叫“扶鸾”,旧时的一种迷信活动。二巫师假托神鬼附体,共扶一丁字形笔架在沙盘上写字,为人决疑治病。也有的用墨笔书画,叫做“鸾书”。“鸾画”。

    “哪,”史伯襄老先生指指墙上的泥金条幅,“这就是吕祖写的。”

    刘六先生想:

    “少吃一碗不要紧,回去吃鱼生粥。”

    于是放心地跟着大家转过脸去赏鉴吕祖的书法。

    太太怕大家不认识上面的字,在很响地念着:

    “……玄之又玄,众炒之门……”

    “‘妙’。不是‘炒’。”

    “唔,‘妙’。不过草书的‘炒’字是这么写的。草字真难认,是不是,呃,刘太太?这上面的草字我看了一个钟头才看出来是些什么字。看惯了就认识了。我从前在学堂里也认了许多草字。现在的学堂可就不讲究这一套了。现在的学堂真不行,办学堂的人都不明白事理。兆武在北平进的那个小学堂,刘太太你知道,我真是没法子对付,我说的……我说请大家不要客气,随便吃一点,没有菜。是呀,真没法子。那小学堂要给兆武留级,说是他功课不好,这不是耽误我们孩子么。你想想,这能怪我们孩子么,他走着懵懂运,这有什么法子。我说“你们就对付对付着罢,让他升一级,明年出了懵懂运,功课当然会赶得上”。哼!可是他们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跟你说理嘛!兆武呢,十六岁就得当师长带兵,这是命该如此,因此我只望着他在小学堂里毕一个业。要是那么一留级,十六岁上就毕不了业,可不耽误他的前程?我说“好,你们办学堂不明白事理,我们孩子的前程耽误了可得你们做老师的担当!”哼,老实不客气跟他们顶了一阵子嘴。……真气死我。不讲理的人……王先生你说……呃,刘太太,是不是?现在的学堂呀,嗳,真是!像我们那时候进的学堂:正字,草字,英文字,还有英文草字,美文,体操,这些都要学哇。草字是顶要紧的。兆武倒,他爸爸给他认了几个草字。“兆武,你认识这些字吧,念念看。……”

    兆武一嘴的片儿汤,没工夫念,只摇摇脑袋。

    “这孩子!”太太笑着责备他。“好意叫你念你倒不念了。往日他还教妹妹认草字哩。做师长也得会写草字哩;你瞧,批公事的人总是写草字。伯襄从前在衙门里批公事就写的草字,一天要批几百件哩,批得饭也忘记吃了。吃罢,随便吃一点,不要客气。刘六先生不是很会喝酒么。干一杯。把壶里的喝完就吃饭。吃了饭之后呢,嗯,又批起公事来了,公事真多。军队里的公事当然更多。兆武明年就不能这么玩了。打起××人来公事就多得不得了。打了××就可升旅长……”

    “升军长。”

    “唔,军长。不过旅长跟军长都差不多,不是么。打起××人来,只要吕祖肯……肯……肯帮他……肯保佑他……所以吕祖说有一个人会救国,打××,还去……”

    刘福拿了一张名片走到刘太太面前:有位何小姐要会刘太太。

    男客们都瞧瞧门口:隔着毛玻璃,瞧不见,可是。

    刘太太并不认识名片上这个名字。她来不及回答刘福,门可开开了,走进一位女人来,瞧样子大概是十八岁以至三十八岁————对这种人的年龄是顶难知道的。

    大家都瞧着这位女客愣着。史兆昌还打了个寒噤:是妖怪还是人?……

    “各位不认识我么?”这位女客一口上海国语。“我就是觅死何啦,何曼丽————卖雷,火!东南日报上常有我的照片啦,美女画报上也有。……哪位是觅色死刘啦?”

    “刘太太么:这位。”

    “觅色死刘认识我么?……梅白格路的觅色死王,觅色死刘是看见过的啦。王太太是同觅死脱陶认识的,我同觅死脱陶是朋友,所以我也是你的朋友啦。我要托你一件事:请你给我对各位都介绍一下啦。”

    刘太太红着脸不知道要怎么对付,可是那位西装朋友打破了这难关:

    “我来介绍一下罢。……”

    那位何小姐对大家瞟一眼,笑一下,用手搁在刘太太椅子的靠背上,把身子扭着。然后对自己的腿子瞧一眼,看这姿势可摆得对劲不对劲。于是笑嘻嘻地说:

    “各位在是……各位都是爱国的大好老啦。我是来请大家爱国的啦。我是摩登爱国歌舞团的编剧主任兼交际股主任,我有一句话来搭你们各位说啦。……”

    史兆昌扯扯刘六先生的袖子:

    “她说话干么那么多‘啦’字:上海话么?”

    “不知道。”

    何小姐瀑布似地说着,现在××人打中国人,中国人得用爱国歌舞来救国,所以在座的各位都应当买她的听歌舞的入场券。

    “现在国难期间,我们的入场券也减价啦,打七五折啦。表现的都是交关……都是很好的爱国歌剧,有《改良月明之夜啦》。《月明之夜》本来是黎锦晖编的,现在吾……现在我编了一种改良的,说嫦娥带娘子军去打倒××赤佬啦。还有《中国我爱你》,这只歌邪气好听,是用《妹妹我爱你》这曲子的啦。还有一出《救国女侠》啦。……”

    “《救国女侠》!”史兆昌一震。

    “是的。这出戏蛮好啦。”

    “女侠!”那年轻男子脸红起来。“本领大么?”

    “本领交关杜的啦。”

    “什么?”

    “本领非常大的啦,就是,”何小姐向他走了过来。

    “我可要……”

    何小姐挨近他的身边,拿一张入场券给他。她身上一种人造的味儿,熏得他几乎昏过去。

    兆武忽然用他那嘎嗓子大笑起来:

    “大哥跟这个女人吊膀子,大哥跟这个女人吊膀子!”

    “这个弟弟蛮好白相啦,”这个女人说。

    可是史兆昌脸更红,偷瞧瞧许多的脸。

    “大哥跟这个女人……”兆武用手装了个什么。

    “胡说八道!”史兆昌咆哮起来。

    “大哥跟她……哈哈哈。”

    史兆昌突地站了起来,兆武就赶紧爬到桌子下面躲着。

    “大哥不要脸,跟这个女人……”

    忽然桌子一跳————砰:菜汤流了一桌子,酒杯全给弄翻了。

    “出来,兆武!”史伯襄老先生叫。

    “这孩子真淘气,”太太微笑着。“躲到桌子下面就好,为什么还要顶桌子。你看,桌子上弄脏了。”

    突然————何小姐尖叫起来,逃了开去,因为桌子下面伸出一只手扭她的腿,扯她的长裤脚。接着桌子下哄出嘎声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哥跟她……大哥跟她……哈哈哈哈哈!……”

    大家都忍不住笑,史兆昌就觉得全身有成千累万的蚂蚁在爬着似的。他怪不顺嘴地说:

    “我是……我是……她有救国女侠……没女侠可救不了中国的……中国……所以我……”

    何小姐忘了刚才那回事似的,说着现在非提倡救国女侠不可。

    “女子也要爱国的,阿是格?所以一定要女侠啦。”

    史兆昌离开桌子,对何小姐拱拱手:他乐意跟她做个朋友。这问屋子里没有一个人跟他谈得上的,只有这位突如其来的侠客还对劲。中国只有靠侠客才救得了,其余有鸟用!着,救国女侠!————他得拜见拜见。天桥儿找不着十三妹似的人,上海可么。

    于是他告诉何小姐他那些宏愿:他学了些什么,打算干什么。

    “我准得找个像十三妹那么一个娘们儿,一块儿去打××,打抱不平。……您说的那位救国女侠可能见见?”

    “就是我啦。”

    “什么?!”史兆昌手扶着墙:怕自己惊得摔跤。

    “救国女侠就是我啦。”

    史兆昌细细地瞧着她:怎么,这么一个人就是……

    螺旋似的头发。石灰似的脸上糊着胭脂。隐隐约约瞧得见的雀斑。大红的嘴唇。高过耳朵根的衣领。隆起的奶子。火柴棒似的一双腿。

    这么瘦?可是有内功的人是又黄又瘦的。

    “你是练内功的吧?”

    “是啦。”

    “什么派?”

    “什么派?”那位女侠不懂。

    “派挺多的,像昆仑派,像少林派……”

    “我是浪漫派啦。”

    他听都没听见过。他赶紧恭恭敬敬对她作了一个揖。他们订了交。

    “你可以常常来看看我啦,”何小姐媚笑一下。“我们那个歌舞团还要请你捐几个钱啦。”

    “当然当然。”

    史兆昌送她到大门口,她写了个地址给他:

    “你可以叫黄包车来啦。”

    “忘八车?”

    “黄,包,车啦”突然她握一握他的手,转身就走。

    他呆在门口好一会,身子像浸在滚水里。他瞧着她的背影。忽然她回过脸来,掷一个吻给他。

    怎么,这是?————飞剑么?

    没有剑。

    忽然一个东西掉在他脑袋上:一个小泥丸子,还是湿的。

    他一惊。接着抽口气回到自己房里去。

    “真是好功夫————泥丸子这么准!”

    三楼上窗口里伏着史兆武:瞧着他大哥走开去之后,一个人大笑起来,于是又拿起第二个泥丸子向街上一个车夫那边扔过去。

本站推荐:闺门秘术隔帘花影轮盘愤怒的乡村淞隐漫录老舍小说集外集洞冥宝记古欢堂集独手丐杨维桢集

洋泾浜奇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IT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张天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天翼并收藏洋泾浜奇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