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小说网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0994章 意外

第0994章 意外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IT小说网 www.ittxt.com,最快更新从驿卒开始当皇帝最新章节!

    结果就接到了前些日子让他极为高兴的金国凤的战死消息。

    一下子就陷入了苦战。

    祖大寿相信清军习惯了来钱快易抢劫的战事,围城是需要时间的,及其不容易马上收到效果。

    明军先胜后败的消息,连续发往了京师。

    济尔哈朗对于围困锦州没有丝毫想法,按照先前的军略,不断的打击敢于出城的明军士卒。

    对于外面的哨所,祖大寿已经连夜叫一部分士卒进入锦州城,以防止当年皇太极围困大凌河城,第一次用火炮定点清除周遭的哨所。

    不断出击夺占要地,蚕食周遭据点,以骚扰明军的固守之心。

    他主要是想要看看守卫锦州明军的状态,已经露出来的火炮。

    再向朝廷讨要,以及给他想象当中的崇祯宠臣洪承畴写信,希望他再接再厉。

    以戚大帅命名的堡子,早就被清军给攻克了。

    仿佛死了一个总兵,对于守城士卒的士气,根本就没有什么打击一样。

    次日,清军继续赶路,未曾走太远,遇到前来迎接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多罗郡王阿达礼及众将领。

    这一次他麾下的人数多了,反倒落得身死战败下场的缘由。

    同样也不给皇太极战胜明军,让他们士气变得更加高昂的机会。

    那些雁过拔毛的官员,什么时候变得廉洁如水了?

    他认为皇太极只是一次试探性攻击。

    吴三桂对此跃跃欲试,但祖大寿老成持重,始终都没有找到机会。

    清兵在外鼓噪,众多明军士卒站在城头上竟然后撤。

    待到天色晚了,看不见城头,皇太极才下令回营。

    为了朝廷为了个人,都得重视起来。

    金国凤矢尽力竭,与其二子及家丁悉数战死于宁远城外。

    没想到在清军的一次试探性进攻当中,他就战死了。

    就像当初袁都督炮轰努尔哈赤一样。

    “皇帝与那些朝臣的招数,老子早就一清二楚,他们哪有什么决胜千里之外的真本事啊!

    自己捆自己手脚的好主意,却是一个比一个多。”

    他本以为金国凤会在清军的大规模进攻之时,守不住宁远城而战死。

    多铎在众人的簇拥下,看见这个明将如此勇猛,遂叫人询问是谁。

    祖大寿有了朝廷的支持后,心气也起来了,开始积极应对。

    他们按皇太极指令,除筑城屯田外,还要到锦州附近侦察情况,监视明军动静。

    按照领导视察完,下面人的惯例而言,祖大寿选的时机确实是清军最松懈的时候。

    第一,命令汉军以大炮轰击锦州城外的明军哨所。

    想当大明的忠臣,我成全你!

    多铎猛然想起不久前皇太极亲征,结果在松山上吃了瘪。

    擂鼓聚将,把他的思路告诉这些人。

    这一次,除了被他养的家丁以及亲儿子,哪一个还跟他出城与清军对战?

    粮草充足,锦州城可以有效防止皇太极长久的围困。

    此时清军来攻宁远,可金国凤手中的士卒多了,反倒变得越发的掣肘。

    特别围困的时间一场,清军士卒难免会出现懈怠之心。

    宁远城上的明军士卒大声叫好,鼓声阵阵。

    这正是小麦成熟的季节,未等明军动手,清军却在四天内收割完毕。

    反倒把怎么想都不该钓到的人给钓起来了。

    吃顿饭后,在义州没有停留,当天又动身去锦州。

    “金总爷太厉害了,兄弟们。”

    拔除了监视清军活动的一颗钉子,同时也为大清皇帝来了前线之后,露一手而专门挑选的目标,以此来鼓舞士气。

    待到金国凤战死后,清军攻打宁远,依旧是打不下来。

    关键还是吴三桂前脚打了胜仗,清军后脚实行反制,想要钓鱼,没把吴三桂这个正主给调进去。

    但粮食是真真的被清军给割走了,这就让祖大寿极为心疼。

    “明白。”

    那一仗的明军主将就是眼前这个叫金国凤的人。

    清兵行至离锦州还有几十里的戚家堡住宿。

    他率军抵达锦州城外五里安营,在侍卫和亲军的护卫下阅锦州城,自城东到城南仔细观察,到日落西山时才回营。

    祖大寿得到消息后,只是叫人严防死守,并不曾主动出击。

    还不是老一套。

    “总爷威武!”

    多铎要明晃晃的告诉明人,明军诸将当中,谁胆敢反抗大清,谁就得死!

    伤残以及战死的士卒连点抚恤都没见到。

    对于金国凤战死的事,皇太极也表现的极为诧异。

    如此怯懦,着实是把金国凤给气坏了!

    只要他手中粮草足够多,任凭皇太极想出什么法子来,他也达不成最终目的,狼狈回沈阳。

    金国凤勇猛是勇猛了一些,但是缺欠了些许的思考。

    皇太极亲率八旗护军、骑兵、汉军携红衣大炮,向着锦州进发。

    城上的明军士卒时不时的大声嚎叫。

    吴三桂突然从尾巴骨升起一股子寒意,他有些不敢想。

    吴三桂听闻这个消息,不仅是为金国凤冲动行事感到诧异,更是被舅舅祖大寿的断论给惊住了。

    故而此番表现突出的吴三桂,在蓟辽总督洪承畴的举荐下,顺利的从副总兵转正,出任宁远团练总兵。

    这次猛地办了一件正常的差事,让辽东等军将皆是感到不可思议。

    而他身边的家丁也越来越少,甚至连儿子都战死了一个。

    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让他极为头疼的明军悍将,就这么的死在了多铎的手里。

    当然战报大的并没有像“龙哥”似的夸大,都是一样的效果,想要受到重视,让朝廷往外撒钱粮痛快些。

    可吴三桂不仅没有纵火之后逃跑,而是趁乱数次冲杀了一会,搅起蒙古人的惊慌,进而发生营啸后,逼得清军主力出来弹压。

    令部分将士相互掩护,另外一部分清军抢收明军和百姓在城东、城北、城西屯种的庄稼。

    多铎十分诧异,没有想到此人竟然胆子大到率领几十人就敢出城硬抗大清。

    再加上一次与清军血战,金国凤麾下的士卒至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

    祖大寿就站在城墙上,拿着单筒望远镜看着皇太极的位置,准备找机会炮决他。

    清军在锦州与义州之间驻军,进退很是方便,明军只能固守待援。

    大明军将的如此种种操作,更是让他看不懂了。

    多铎显然也没料到一向只会固守城池的明军胆敢出击,先锋清军确实被金国凤给打懵逼了,连连败退。

    这次巡视历时一个月,他对于围城取胜已密操胜算。他向济尔哈朗等指授方略后,带着满意的心情走了。

    金国凤此时满头热汗,双臂越来越酸,他大叫一声:“我乃宣府(张家口宣化)金国凤!”

    或者上头之后,根本就没有什么思考。

    崇祯根本就不清楚上一次还能战胜清军,打退皇太极数次进攻。

    皇太极锦州之行的重要目的,就是想要亲眼察看锦州城的地形和明军态势,以便部署兵力,具体实施围城的计划。

    因为下次与清廷的战事不光是朝廷的事,还是咱们总督总兵之间,是生是死的大事。

    不是金国凤不想给,实在是朝廷一直拖着。

    就在皇太极走的第二天夜里,祖大寿派遣吴三桂出锦州城,带着火油夜焚清军的粮草辎重。

    为了让讨要粮草的理由足够多,祖大寿把皇太极此次来锦州城外巡查试探性攻击的事情,说的有点大,希望朝廷能够给以重视。

    他在心里盘算着,找个时机宁愿把清军收割的粮食都给烧了,也不能给他们所用。

    朱由检对于大明又一悍将战死的消息十分悲痛,追赠金国凤为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赐祭葬,命人为他建祠,增世职三级。

    皇太极见到济尔哈朗诸将,又听闻最新的战报,下令与他一起到锦州去参观。

    现在皇太极亲率大军来了,祖大寿自认为不是一个合适的袭击机会,得等到皇太极撤走,待到清军稍微松懈一点的时候,才是明军的最佳出击时机。

    尤其是城东五里台、城北晾马台的几个哨所都得击破,为清军围城扫清部分障碍。

    可金国凤已然是打的上头了,被清军层层围困在北山冈。

    当皇太极正在来义州的途中,济尔哈朗等派军夺取了“锦北传烽紧地”蔡家楼。

    祖大寿捏着胡须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你这个副总兵也该转正了。”

    他大叫着要给城内的士卒鼓鼓劲,然后带着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几十个家丁从宁远城冲杀出去,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宁远城上的士卒便大喊着散了散了,热闹看完了,该干嘛干嘛吧。

    皇太极能想出什么方略来?

    且坚贞不屈不为清廷所招降,搞得皇太极颜面尽失,清廷士卒损伤惨重的悍将。

    而且还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出城作战。

    当年大凌河战事之后,不仅皇太极成长了,同样被围困的祖大寿也成长了。

    因为一战成名的金国凤为宁远总兵,此时他麾下不在是不超过三千人,而是统率万人。

    皇太极离沈前往义州,阅视建造房屋处所。

    “如今辽东就是个坑,没有人愿意来的,你此番作战勇猛,朝廷必定会提拔你,兴许将来还会用你来分化我。”

    至少也要等粮食收获了,才能支撑他长久的围困锦州。

    大抵是人死债消的习惯,大明这些年战死的将军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赶紧让人去填坑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要求皇太极需要不断的鼓舞军心,来达到坚持围困的目的。

    可显然皇太极是一个善于接受建议之人,纵然是抵近观察,也不曾往近了走。

    总爷已经战死,咱们得好消息上报朝廷。

    双方互有胜负之后,他才带兵返回锦州内。

    在正式围攻锦州前,皇太极再次亲临前线视察。

    所以他也没有老套的要招降此人,而是下令立即诛杀。

    他好久都没遇见过如此拼死打杀的明将了,上一次还是他遥远记忆当中的刘綎。

    营伍纷杂,号令难施,还不如他当时不到三千人守卫松山城呢。

    皇太极相信祖大寿手中火炮的质量完全不是大清的对手。

    “来将可留姓名。”

    金国凤左突右冲,杀的清军连连后撤,但始终都在北山冈上兜圈子。

    吴三桂表示受教了。

    也不知道他在死之前,是否会后悔这一行为。

    皇太极结束了巡视,离锦州东归。

    皇太极的军令一下,随行清军一下子就动起来了。

    第二,他准备把部队分作两部分。

    大火冲天,济尔哈朗于睡梦中惊醒,叫人灭火。

    祖大寿有这个信心,只要粮草储存的足够多,结硬寨打呆仗的法子,绝对是皇太极无法破解的。

    吴三桂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本来就没钱,死了的人还得给钱,活人的军饷还欠着呢,死人就麻烦在往后拖一拖吧。

    况且他们的身后事,怎么能配与文官相提并论呢!

    毕竟以前大明朝廷都没有按照正常办事的习惯。

    祖大寿依旧认为米豆等都应该多储备一些。

    命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肃亲王豪格等留守沈阳,他亲率护兵出发。

    可清廷同样没有闲着。

    若是金国凤此时立即脱身,返回宁远城,相信多铎也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制裁他。

    人可以走,清军放半天炮,打的多是草人。

    清军为了报复,多铎领军攻打宁远城,济尔哈朗后退锦州三十里,想要调祖大寿派兵救援宁远。

    “长伯啊,你记住,在辽东这个地界,越是当大明的忠臣,他死的越快啊!”

    其妻张氏以刘綎妻例,乞加宫保,内阁商议后拒绝了这条,只是让他小儿子试百户世袭。

    金国凤虽未宁远总兵,但并未收服宁远的士卒,他们可不认什么宣府的将军。

    崇祯刚刚为吴三桂的勇猛表现十分欣喜,想着要如何赏赐此人。

    他们经臧家堡,到达叶家堡,在此暂时安营扎寨,集结部队,听候指令。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前线硬顶清军进攻的第一人,熟悉清军的作战方式,尤其他还是皇太极的老对手。

    祖大寿不等吴三桂回答,淡淡的道:

    但祖大寿依旧不为所动,任凭清军围困宁远。

本站推荐:军婚毒爱庆余年黄四娘家花满蹊周天子毒妻不好当重生之侯府嫡女超级兵王资治通鉴纲目[文白对照]皇家小娇妃三国好孩子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IT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秋来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来2并收藏从驿卒开始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