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小说网 > 韩昌黎文集校注 > 韩昌黎文集第一卷

韩昌黎文集第一卷

推荐阅读:薇蕨集母亲旷野的呼喊犹及编开市大吉轮盘犯罪本能福尔摩斯大失败中国侦探罗师福天真的幽默家

IT小说网 www.ittxt.com,最快更新韩昌黎文集校注最新章节!

    赋 杂著

    宋莒公云:冯章靖亲校旧本,每卷首具列卷中篇目,冯悉以朱墨灭杀之,惟存其都凡。集外别有目录一卷。今按:李汉所作序云“总七百首,并目录,合四十一卷”,则正与冯合。〔补注〕姚范曰:莒公,宋庠也。陈景云曰:冯元谥章靖,以博洽称。史有传。

    感二鸟赋

    并序

    公贞元十一年正月至三月,以前进士三上宰相书,不报。时宰相赵憬、贾耽、卢迈,宜其不遇也。五月东归,遇所献二鸟,感而作。公之赋,见于集者四,大抵多有取于离骚之意。此篇苏子美亦谓其悲激顿挫,有骚人之思,疑其年壮气锐,欲发其藻章,以耀于世。苏语虽少贬,然进学解所云不虚矣。

    贞元十一年〔一〕,五月戊辰,愈东归。癸酉,自潼关出〔二〕,息于河之阴。时始去京师,有不遇时之叹。见行有笼白乌、白鸲鹆而西者〔三〕,号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四〕,使使者进于天子!”〔五〕东西行者皆避路〔六〕,莫敢正目焉。因窃自悲。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不识干戈耒耜、攻守耕获之勤;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己不敢有愧于道〔七〕,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选举于有司,与百十人偕进退〔八〕,曾不得名荐书〔九〕,齿下士于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鸟也,惟以羽毛之异〔一〇〕,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一一〕。故为赋以自悼,且明夫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其辞曰:

    〔一〕“一”,或作“五”。以诸谱考之,作“一”为是。

    〔二〕潼关,在华阴。

    〔三〕旧史德宗 贞元十一年,河阳献白乌。

    〔四〕一作“某土之守臣某”,用礼记全句。“守”,音狩。

    〔五〕“使使”,下去音。

    〔六〕“西”下,阁 杭本无“行”字,考之礼记及公送温造序,当有。

    〔七〕“于”,杭作“之”,非是。

    〔八〕“十”,或作“千”。此专为选举而言也。贞元九年,应宏词者仅三十二人。作“十”为是。“退”上,或再有“偕”字。

    〔九〕方从阁本“名”上有“列”字,“名”下有“于”字。今按:嘉祐 杭本与谢本并无此二字,语简而意已足,方本非是。

    〔一〇〕“以”下,或有“其”字。

    〔一一〕“此”下,诸本有“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一句,今从阁本、文粹删去。

    吾何归乎〔一〕!吾将既行而后思;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二〕。出国门而东骛〔三〕,触白日之隆景〔四〕;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五〕。过潼关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六〕;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惟进退之殊异,增余怀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七〕,徒外饰焉是逞〔八〕。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不如;汩东西与南北〔九〕,恒十年而不居〔一〇〕;辱饱食其有数〔一一〕,况策名于荐书〔一二〕;时所好之为贤〔一三〕,庸有谓余之非愚!

    〔一〕此句或在“苟有食其从之”下。

    〔二〕“苟”,或作“敬”,非是。

    〔三〕“骛”,音务,驰也。

    〔四〕〔补注〕陈景云曰:“景”,古“影”字。

    〔五〕“路”,一作“洛”。“羌”,或作“差”。今按:作“差”固谬,然“羌”乃发语之词,施之句内,似亦未安。以上文“反顾流涕”之语推之,则“西路”乃长安之路,而此字当为浸渐愈益之意。不知的是何字,又恐或是“逾”字。〔补注〕姚范曰:“差”,不谬,言道路差牙而悠长也。沈钦韩曰:“羌”字是“羕”之误。释诂:“羕,永长也”,据说文:“永”,一作“羕”。

    〔六〕“黄流”,或作“流黄”。

    〔七〕“之”,或作“其”;“嘉”,或作“憙”,非是。

    〔八〕“焉”,或作“而”。

    〔九〕楚辞“汩余若将不及”。说文:“汩,水流也。”“汩”,音聿。

    〔一〇〕“恒”,或作“亘”。“而”或作“以”。“恒”,居邓切。与亘竟之“亘”同。班固叙传:“恒以年岁。”选诗:“徙倚恒漏穷。”

    〔一一〕“其”,一作“兮”。

    〔一二〕“策”,方从阁 杭作“荣”。云:公上宰相书:“非苟没于利,荣于名也。”与此义通。今按:唐人“策”字俗体从“竹”从“宋”,亦有只从“艸”者,与“荣”字绝相近,故阁本作“荣”,盖传写之误耳。方引“荣于名”,亦与此语意不相似。“于”,或作“与”,亦非是。

    〔一三〕“好”,去声。

    昔殷之高宗,得良弼于宵寐〔一〕;孰左右者为之先,信天同而神比〔二〕。及时运之未来,或两求而莫致;虽家到而户说〔三〕,只以招尤而速累〔四〕。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盍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惟得之而不能〔五〕,乃鬼神之所戏;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斯类〔六〕。

    〔一〕或云:“昔”上当有“在”字,或是“念”字。由上句末有“愚”字;相似而脱也。

    〔二〕“先”下或有“容”字。“信”或作“容”。皆非是。汉 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韩语祖此。

    〔三〕“说”或作“晓”。

    〔四〕〔补注〕陈景云曰:指光范上书不遇事。

    〔五〕“惟”,方作“虽”。“惟”字正是斡转处,作“虽”即无力矣。“能”,或作“孤”,亦非是。

    〔六〕今按:上文之意若曰:天之生我,必有所用,何不力慕古人,如傅说之徒,而独怊怅于无位耶!惟或者苟得其位,而不能迫配古人,但如二鸟之空被荣宠,乃是鬼神之所戏耳。故“幸年岁之未晚”,而“庶几无慕于斯类”也。“斯类”,盖并指二鸟与彼“得之而不能”者而言也。欧阳文忠读李习之幽怀赋,以谓翱一时有道而能文者,莫如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是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余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而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欧阳子之论善矣。虽然,公不云乎:文章之作,常发于羁旅草野;至王公贵人,气得志满,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感二鸟赋,盖所谓发于羁旅草野者;使其光荣而饱,忧天下之心,孰谓公一日忘耶?〔补注〕陈景云曰:明言无羡斯类,而欧公乃以不过羡二鸟之光荣议之,非笃论也。

    复志赋

    并序

    公贞元八年擢进士第,十一年犹未得仕,东归,十二年,始佐汴州。明年,又辞以疾。此赋句法步骤离骚,往往相似。晁无咎尝取此赋于变騒。

    愈既从陇西公平汴州〔一〕,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二〕,退休于居,作复志赋 。其辞曰:

    〔一〕陇西公,董晋也。按晋行状:贞元十二年七月,拜检校尚书左仆射、汴州刺史。晋受命遂行。公及刘宗经、韦弘景实从之。辟公为汴州观察推官。其曰“明年七月”,则十三年作也。

    〔二〕“负薪”,贱者之称。礼记:“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又:“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曰:‘某有负薪之忧。’”郑氏注:“忧,亦作疾。”公羊 注云:“大夫病曰犬马,士病曰负薪。”公病作此赋,故云。〔补注〕姚范曰:赋末诸语,疑公在汴亦有因言不从而辞以疾者。

    居悒悒之无解兮〔一〕,独长思而永叹〔二〕;岂朝食之不饱兮,宁冬裘之不完。

    〔一〕“悒”,音邑,忧也。选:“良增悒悒。”“解”,或作“辞”。

    〔二〕“叹”音滩。骚云:“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轲而艰难〔一〕;当岁行之未复兮,从伯氏以南迁〔二〕。凌大江之惊波兮,过洞庭之漫漫〔三〕;至曲江而乃息兮〔四〕,逾南纪之连山〔五〕。嗟日月其几何兮,携孤嫠而北旋〔六〕;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七〕。始专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八〕;窥前灵之逸迹兮〔九〕,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一〇〕。

    〔一〕“坎轲”,不平易貌。选:“坎轲多辛苦。”“轲”,音可。“坎”,或作。

    〔二〕岁行十二年而一复,大历十二年,公从兄会南迁韶州,时年十岁,故云“岁行未复”也。“伯氏”,兄称。诗:“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三〕按:唐 地理志:“洞庭在岳州 巴陵县。”郭璞注山海经云:“洞庭地穴,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也。”“漫漫”,大水貌。选:“归海流漫漫。”“漫”,谟官切。

    〔四〕唐 地理志:韶州治曲江县。

    〔五〕唐 一行以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分南北纪,韶在南纪之外焉。 诗云:“滔滔江 汉,南国之纪。”“南纪”字,杜诗多用,如“南纪风涛壮”,“南纪阻归楫”,“相国生南纪”之类。

    〔六〕“孤”,谓孤儿;“嫠”,谓寡妇。左氏传云:“莒子杀其夫,己为嫠妇。”谓会卒于韶州,公从嫂归葬河阳。“携”,户圭切。“嫠”,音厘。“旋”,以宣切,还也。“孤嫠”,一作“嫠孤”。

    〔七〕方从阁本,无“将”字。“于”下有“大”字,或又无“之”字。今详文势,皆非是。建中二年,成德、魏博、山南、平卢节度相继称乱。三年,王武俊、李希烈反。四年,泾原 姚令言犯京师,德宗幸奉天,朱泚犯奉天。兴元元年,李怀光反;如梁州。公以中原多故,避地江左。

    〔八〕方从阁本“古”作“诂”,“为”作“焉”,非是。

    〔九〕“灵”,一作“修”。

    〔一〇〕“任”,音壬。

    考古人之所佩兮,阅时俗之所服〔一〕;忽忘身之不肖兮〔二〕,谓青紫其可拾〔三〕;自知者为明兮〔四〕,故吾之所以为惑〔五〕。择吉日余西征兮,亦既造夫京师〔六〕;君之门不可迳而入兮〔七〕,遂从试于有司;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八〕;竞乘时而附势兮〔九〕,纷变化其难推;全纯愚以靖处兮,将与彼而异宜。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朝骋骛乎书林兮,夕翱翔乎艺苑〔一〇〕;谅却步以图前兮〔一一〕,不浸近而愈远。

    〔一〕骚云:“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服”,亦佩也。考古之所佩,与时之所服,言当世之士,不及古人远矣;惟己可庶几古人也。“阅”,杭作“阙”,非是。

    〔二〕“之”,或作“而”,非是。

    〔三〕夏侯胜谓诸生曰:“经术苟明,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梁 刘孝标辨命论曰:“视韩 彭之豹变,谓鸷猛致人爵;见张 桓之朱绂,谓明经拾青紫:岂知有力者运之而趍乎!”公此语,事本夏侯胜传,而意取刘孝标论。

    〔四〕老子:“知人者知,自知者明。”

    〔五〕“吾”下,或有“志”字,非是。

    〔六〕京师在西,故云“西征”。公贞元二年自宣城至京师。“既”,或作“冀”。

    〔七〕“迳”,或作“径”。

    〔八〕“羌”,起羊切,或作“差”,非。“所”,或作“四”。 骚云:“羌众人之所仇。”“羌”,楚人发语端词,犹言卿何为也。

    〔九〕“附势”,或作“射利”,或只“附”字作“射”字。班彪曰:“乘时射利,商人之功。”此借用其语以讥世也。

    〔一〇〕扬雄长杨赋云“并包书林”;剧秦美新云“发秘府,览书林,遥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班固宾戏云“婆娑乎术艺之场,休息乎篇籍之囿”。“骋”,或作“驰”。楚辞:“朝骋骛乎江皋。”作“驰”非是。

    〔一一〕“却”去约切,退也。家语 儒行篇:“是犹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也。”前汉 刘向传:“犹却行而求及前人也。”

    哀白日之不与吾谋兮,至今十年其犹初!岂不登名于一科兮〔一〕,曾不补其遗余。进既不获其志愿兮,退将遁而穷居〔二〕;排国门而东出兮〔三〕,慨余行之舒舒〔四〕。时凭高以回顾兮,涕泣下之交如〔五〕;戾洛师而怅望兮〔六〕,聊浮游以踌躇〔七〕。假大龟以视兆兮〔八〕,求幽贞之所庐〔九〕;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一〇〕。非夫子之洵美兮,吾何为乎浚之都〔一一〕;小人之怀惠兮,犹知献其至愚;固余异于牛马兮,宁止乎饮水而求刍?伏门下而默默兮〔一二〕,竟岁年以康娱〔一三〕。时乘闲以获进兮〔一四〕,颜垂欢而愉愉〔一五〕;仰盛德以安穷兮,又何忠之能输?

    〔一〕贞元八年,公登第。

    〔二〕骚云:“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三〕贞元十一年,公东归。

    〔四〕“慨”,或作“嗟”。

    〔五〕“之”,或作“而”。易 大有卦:“厥孚交如。”

    〔六〕“戾”,郎计切。 诗:“我客戾止。”“洛师”,洛阳也。

    〔七〕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注“从容也”。骚云:“聊浮游以逍遥。”“踌”,音畴。“躇”,音除。

    〔八〕“大”,或作“火”。

    〔九〕“幽贞”,隐者。易:“幽人贞吉。”“庐”,寄也。曹植节游赋曰:“非吾人之所庐。”颜延年拜陵庙诗:“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

    〔一〇〕“誉”,音欤。〔补注〕曾国藩曰:将跌入佐汴,先出潜伏一层;笔势跳跃,而志之所以复,亦必以此志为张本。

    〔一一〕“夫子”,谓董晋也。“浚之都”,汴州也。公贞元二年丙寅,始自江南入京师。十一年乙亥春,三上宰相书,不遇。夏,东归。秋,至洛阳。十三年丙子秋,从董晋入汴州。晋辟署试校书郎,为汴、宋、濠、颍、泗州观察推官,凡十余年矣;故上云“至今十年其犹初”。

    〔一二〕“下而”,或作“下之”。

    〔一三〕“竟”,或作“卒”。

    〔一四〕“闲”,何艰切,暇也。又居苋切,空隙也。楚辞 九章篇:“愿乘闲而自察。”

    〔一五〕“而”,或作“之”。

    昔余之约吾心兮,谁无施而有获〔一〕?嫉贪佞之洿浊兮〔二〕,曰吾其既劳而后食〔三〕。惩此志之不修兮,爱此言之不可忘〔四〕;情怊怅以自失兮,心无归之茫茫〔五〕。苟不内得其如斯兮,孰与不食而高翔?抱关之阨陋兮,有肆志之扬扬〔六〕。伊尹之乐于畎亩兮,焉贵富之能当?恐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讼以成章〔七〕。往者不可复兮,冀来今之可望〔八〕。

    〔一〕方从阁本,“谁”作“惟”,下又有“德”字,云:李本谓陈无己去“德”字,今本复讹“惟”为“谁”,其误甚矣。今按:此句本用楚辞“孰无施而有报,孰不殖而有获”之语。词意既有自来,又与上下文势相应,故嘉祐 杭本与诸本多如此。乃是韩公本文相传已久,非陈以意定也。阁本之缪如此,而方信之,反以善本为误,今不得不辨也。又,嘉祐杭本世多有之,而其不同处方皆不录,岂其偶未见耶?抑忽之而不观也?

    〔二〕说文:“洿,浊水不流。”孟子:“数罟不入洿池。”“洿”,汪胡切。

    〔三〕方无“既”字,非是。

    〔四〕“修”,方作“循”。云:唐人书“修”近“循”。楚辞亦有误者。今按:唐人书字之误,方说是也;然此乃“修”误作“循”,非“循”误作“修”也。“修”犹修好、修怨之“修”,盖因旧增新之意耳。

    〔五〕“之”,或作“而”。

    〔六〕“扬扬”,诸本多作“阳阳”。后汉 范式传云:“晨门肆志于抱关。”史记 晏婴传:“志气扬扬。”公当是用此语。诗“君子阳阳”,则注谓“无所用其心”,非公所用字也。

    〔七〕“斯”,或作“聊”。“讼”,或作“诵”。

    〔八〕“望”,音忘。

    闵己赋

    公尝佐董晋于汴。未几,晋薨,复佐戎徐州。徐帅,张建封也。建封又薨,公罢去,来居于洛,时贞元十六年也。晁无咎尝取此赋于续楚辞而系之曰:“愈才高,数黜官,颇自伤其不遇,故云。”〔补注〕陈景云曰:公之去徐,在府主未薨之前,有题李生壁 可证。

    余悲不及古之人兮,伊时势而则然〔一〕;独闵闵其曷已兮〔二〕,凭文章以自宣。

    〔一〕“而”,或作“兮”。

    〔二〕“闵闵”,或作“闷闷”。按:洪庆善云:欧 宋皆无“兮”字,后皆复添。或云:咸通本复志赋与此赋皆无“兮”字。未知孰是。〔补注〕陈景云曰:咸通本,乃咸通中中书舍人令狐澄本,又称澄本。

    昔颜氏之庶几兮,在隐约而平宽〔一〕,固哲人之细事兮,夫子乃嗟叹其贤。恶饮食乎陋巷兮,亦足以颐神而保年〔二〕;有至圣而为之依归兮,又何不自得于艰难〔三〕,曰:余昏昏其无类兮,望夫人其已远〔四〕;行舟楫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勤祖先之所贻兮,勉汲汲于前修之言〔五〕;虽举足以蹈道兮〔六〕,哀与我者为谁。众皆舍而己用兮,忽自惑其是非;下士茫茫其广大兮,余壹不知其可怀〔七〕。就水草以休息兮,恒未安而既危;久拳拳其何故兮,亦天命之本宜〔八〕。

    〔一〕楚辞:“居处愁以隐约兮。”注:“谓隐身守约也。”选魏文帝典论云:“文王幽而演易,不以隐约而不务。”

    〔二〕阁本无“食”字,非是。

    〔三〕“何”下,或有“苦”字。东坡为胶西守,孔宗翰作颜乐亭诗,其序有曰:“昔夫子以箪食瓢饮贤颜子,而韩子乃以为哲人之细事,何哉?”苏子曰:“古之观人也,必于其小焉观之,其大者容有伪焉。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孰知箪食瓢饮之为哲人大事乎!”司马温公又曰:“子瞻论韩愈以‘在隐约而平宽’为哲人之细事,以为君子于人,必于其小观焉。光谓韩子以三书抵宰相求官;与于襄阳书,求朝夕刍米仆赁之资;又好悦人以志铭而受其金;其戚戚于贫贱如此,乌知颜子之所为哉!”司马、苏氏之论当矣。虽然,退之尝答李习之书曰:“孔子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哉!若仆无所依归,无箪食瓢饮,无所取资;则饿而死,不亦难乎!”而此赋又云尔,盖闵己之不若也。东坡、温国独谓其不然,要为颜子言之尔。

    〔四〕“远”,一作“还”。诗 小雅、焦赣易林 读“远”字皆协平声;作“还”者,非。“夫”,冯无切。〔补注〕沈钦韩曰:韵会“远”,叶音鸳,又叶于圆切,疏也。

    〔五〕骚云:“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葅醢。”注:“前修,前世修名之人也。”

    〔六〕“蹈道”,语本穀梁传:“蹈道则未也。”

    〔七〕“壹”,诸本多作“岂”。阁、杭本作“壹”。旧监本、潮本尚作“一”。讹“壹”为“岂”,自蜀本也。檀弓云:“予壹不知夫丧之踊也。”韩语盖原此。

    〔八〕“本”,或作“所”。

    惟否泰之相极兮,咸一得而一违〔一〕。君子有失其所兮,小人有得其时。聊固守以静俟兮,诚不及古之人兮其焉悲〔二〕!

    〔一〕“违”,阁本作“衰”,非是。

    〔二〕“人”下一无“兮”字。“焉”,于虔切。

    别知赋

    公岁癸未贞元十九年冬,以监察御史言旱饥得罪,黜连之阳山令,明年春,至邑。连在唐属湖南道,时杨仪之以湖南支使来,公为赋以别之。集中又有序送焉。

    余取友于天下,将岁行之两周〔一〕。下何深之不即,上何高之不求?纷扰扰其既多,咸喜能而好修〔二〕。宁安显而独裕,顾阨穷而共愁〔三〕。惟知心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四〕。

    〔一〕“周”,谓十二年。公自兴元元年甲子,以中原多故,避地江南,至贞元十九年癸未,凡二十年矣,故云“两周”。〔补注〕陈景云曰:公之取友,自贞元二年入都之岁始,此作于二十年,岁行犹未满两周,故云“将”也。

    〔二〕“纷”,或作“伊”。“纷扰”,或作“伊纷”。“其”,或作“而”。“咸”,一作“或”,非是。好,去声。

    〔三〕“穷”,或作“塞”。

    〔四〕“之”,或作“而”。“斯”,或作“在”。“百一”,或作“一旦”,皆非是。陆机叹逝赋:“得十一于千百。”韩用此意。〔补注〕“斯百一而为收”,唐文粹作“斯一旦而为仇”。陈景云曰:释诂:“仇,匹也。”一旦为仇,犹言倾盖如故。

    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于海陬〔一〕;遇夫人之来使〔二〕,辟公馆而罗羞〔三〕。索微言于乱志〔四〕,发孤笑于群忧;物何深而不镜〔五〕,理何隐而不抽?始参差以异序,卒烂漫而同流〔六〕;何此欢之不可恃,遂驾马而回辀〔七〕?山磝磝其相轧〔八〕,树蓊蓊其相摎〔九〕;雨浪浪其不止〔一〇〕,云浩浩其常浮〔一一〕。知来者之不可以数〔一二〕,哀去此而无由〔一三〕;倚郭郛而掩涕,空尽日以迟留〔一四〕。

    〔一〕“陬”,音“鲰”。“侣”,或作“旅”。

    〔二〕“夫”,冯无切。“使”,去声,将命者。

    〔三〕“而”,或作“以”。

    〔四〕前汉 艺文志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注:“微妙之言耳。”

    〔五〕“镜”,一作“考”。

    〔六〕“参差”,上楚簪,下楚宜切,又楚佳切;不齐也。“以”,或作“于”。“烂漫”,本或作“烂熳”,或作“澜漫”云。“漫”,莫半切,又谟官切,大水也。

    〔七〕“遂”,或作“卒”。“而”,或作“以”。“辀”,车辕也。诗:“五楘梁辀。”文意谓仪之讫事而反。

    〔八〕“磝”,五交切。或作“嶅”。

    〔九〕“蓊蓊”,木茂也。前汉“观众木之蓊”。“摎”,绞也。仪礼:“殇之绖者不摎垂。”注:“不绞其带之垂者。”杜诗:“古木枝相摎。”“蓊”,音翁,又,乌孔切。“摎”,居由切。“摎”,或作“缪”。

    〔一〇〕楚辞:“沾余襟之浪浪。”并音琅。

    〔一一〕江淹别赋云:“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兮奇色。”公此颇效其体。“云”,或作“雪”。“浩浩”,或作“活活”。“其”,或皆作“而”。

    〔一二〕楚辞 哀时命篇:“徕者不可与期。”渊明归去来辞:“知来者之可追。”“数”,频也。论语:“朋友数,斯疏矣。”“数”,音朔。或无“者”字,或无“之”字,皆非是。

    〔一三〕“而”,或作“以”。〔补注〕陈景云曰:言别后良友不可频得,而迁客未离谪地。

    〔一四〕“而”,或作“其”。

    原道

    淮南子以原道首篇。许氏笺云:“原,本也。”公所作原道、原性等篇,史氏谓其奥衍宏深,与孟轲、扬雄相表里,而佐佑六经。诚哉是言!东坡尝曰:“自孟子后,能将许大见识寻求古人,其断然曰:‘孟子醇乎醇;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若非有见识,岂千余年后便断得如此分明?”伊川亦曰:“退之晚年作文,所得甚多,如曰:‘轲之死,不得其传。’似此言语,非是蹈袭前人,又非凿空撰得,必有所见。”二先生之论,岂轻发者哉!山谷尝曰:“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后以此概求古人法度,如老杜赠韦见素 诗,布置最得正体,如官府甲第厅堂房室,各有定处,不可乱也。韩文公原道,与书之尧典盖如此。”石介 守道曰:“孔子之易 春秋,自圣人以来未有也。吏部原道、原性、原毁、行难、禹问、佛骨表、诤臣论,自诸子以来未有也。”苏子由曰:“愈之学,朝夕从事于仁义、礼智、刑名、度数之间,自形而上者,愈所不知也。原道之作,遂指道德为虚位,

    而斥佛老与杨 墨同科,岂为知道哉?韩愈工于文者也。”张芸叟曰:“张籍尝劝愈排佛老不若著书。愈亦尝以书反复之。既而原道、原性等篇,皆激籍而作。其原道也,大抵言教;其原性也,大抵言情。”云云。子由所云释氏,柳子厚在当时于送僧浩初序已有此论,而芸叟指摘纷然,盖少作也。今其画墁集删之矣。学者其审之。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一〕:故道有君子小人〔二〕,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三〕。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四〕;彼以煦煦为仁〔五〕,孑孑为义〔六〕,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七〕。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八〕,一人之私言也〔九〕。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 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一〇〕,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一一〕。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一二〕;入者附之,出者污之〔一三〕。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一四〕。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一五〕。

    〔一〕杨诚斋曰:“道德之实非虚也,而道德之位则虚也。韩子之言,实其虚者也。其曰:‘仁与义,为定名。’又曰:‘吾之所谓道德者,合仁与义言之也。’而后道德之虚位可得而实矣。”张无垢曰:“此正是退之辟佛老要害处。老子平日谈道德,乃欲捶提仁义,一味自虚无上去,曾不知道德自仁义中出;故以定名之实,主张仁义在此二字。既言行仁义,后必继曰:‘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亦未始薄道德也。特恶佛老不识仁义即是道德,故不得不表出之。”杨龟山曰:“韩子意曰:由仁义而之焉,斯谓之道;充仁义而足乎己,斯谓之德。所谓道德云者,仁义而已。故以仁义为定名,道德为虚位。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仁义,性所有也,则舍仁义而言道者,固非也。道固有仁义,而仁义不足以尽道;则以道德为虚位者,亦非也。”

    〔二〕“子”下,或有“有”字。

    〔三〕〔补注〕何焯曰:“首辟老者,探源之论也。”

    〔四〕“非天”下,或有“之”字。下“小”字,或作“罪”,云:尸子曰:“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今按:韩公未必用尸子语,正使用之,作“罪”,亦非文意。

    〔五〕“煦”,音诩。

    〔六〕〔补注〕沈钦韩曰:庄子 骈拇篇:“屈折礼乐,呴俞仁义。”老子 上篇:“大道废焉有仁义。”

    〔七〕或无“其所谓德”四字,非是。

    〔八〕〔补注〕沈钦韩曰:彼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九〕“公言”“私言”下,或皆有“者”字,或惟下句有之。

    〔一〇〕或无“黄”字。“晋魏梁隋”,诸本作“晋宋齐梁魏隋”。文苑作“晋梁魏隋”。蜀本作“魏晋宋梁齐”,方从阁、杭本云:南举晋、梁,北举魏、隋也。

    〔一一〕“墨”下,诸本有“不入于墨,则入于老”二语。

    〔一二〕“必”上或有“则”字。“主”,或作“王”。今按:作“主”乃与下文三韵皆叶,作“王”非是。

    〔一三〕二“者”字,或皆作“则”。“附”,或作“隆”。皆非是。

    〔一四〕一本“尝”下无“师之”二字。

    〔一五〕〔补注〕案:以上第一节。唐时崇尚老子,别有佛学流入中国,去人伦,无职业,昌黎尤恶之。著原道之篇,以谓佛原于老,求其端,讯其末,然后知圣人之道为常道,彼佛老则怪而已矣。篇中论圣道,论佛老,皆求端讯末之事,所谓“原”也;故前三节皆由老以递入于佛。

    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一〕。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二〕;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壹郁〔三〕;为之政,以率其怠勌;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四〕。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五〕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六〕。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七〕。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八〕。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 汤 文 武 周公 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 汤 文 武 周公 孔子也〔九〕。

    〔一〕或无“以”字。

    〔二〕“通”,或作“同”。

    〔三〕“壹”,或作“湮”,或作“堙”。按:史记 贾谊传:“独堙郁其谁语。”汉书作“壹郁”。“壹”,当作“”。集韵;音咽,郁,不得泄也。平入声通用。“湮”与“”亦音义同也。作“壹”字则非。今按:字书:壹,吉凶在壶中,不得泄也。即今之“氤氲”字。“壹”“湮”,古盖通用,故汉书但作“壹”耳。

    〔四〕或无“权衡”字,非是。

    〔五〕“剖”,或作“掊”。

    〔六〕〔补注〕姚鼐曰:此辟老。

    〔七〕“致之”或作“致其”,非是。“麻丝”,或作“丝麻”,篇内并同。

    〔八〕“臣不”字下,诸本有“能”字,无“而致之民”四字。而句下有“则失其所以为臣”一语。

    〔九〕〔补注〕姚鼐曰:此辟佛。按:以上第二节。以老佛大为民害,因求其端于生民之初:圣人立生养人之法,而制为君臣民之职。今老氏乃掊击圣人,而佛氏遂弃君臣父子,而禁其相生养之道,则末流之极弊也。

    帝之与王,其号名殊,其所以为圣一也〔一〕。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二〕。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三〕?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四〕。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五〕,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六〕。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七〕诗曰:“戎狄是膺,荆 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八〕!

    〔一〕“名”下,或有“虽”字。

    〔二〕“事”下,或有“虽”字。

    〔三〕“其言”,或作“之言”。“饥之”,或作“饥而”。〔补注〕茅坤曰:“正譬杂遝,各无数语,笔力天纵。”姚鼐曰:“此辟老,仍承害至为备,患生为防意。”

    〔四〕尹彦明曰:介甫谓退之正心诚意,将以有为,非是;盖介甫不知道也。正心诚意,便休却;是释氏也。正心诚意,乃所以将有为也,非韩子不能至是。

    〔五〕“天下国家”,一作“国家天下”。句下或有“者”字,皆非是。

    〔六〕“进”上,或有“夷而”字。

    〔七〕〔补注〕姚鼐曰:邢疏:“中国虽偶无君,若周 召 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公意盖同此。

    〔八〕〔补注〕姚鼐曰:此辟佛,仍承弃君臣父子之意。按:以上第三节。求其端,开于老,慕太古之无事;讯其末,遂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夫古之正心诚意者,欲将以有为也,今不求不讯,而祸乃至此。故不得不原先王之道以道之矣。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 书 易 春秋〔一〕,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二〕: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三〕。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四〕,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五〕。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 武 周公,文 武 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六〕。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七〕。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一〕“文”,或作“书”,或作“教”。

    〔二〕“果蔬”,或作“蔬果”。

    〔三〕或无“而”字。“而”下或无“其”字。

    〔四〕“假”,音各。

    〔五〕“何”上,或无“也”。今按:“曰:斯道也,何道也”,是问词;而“曰:斯吾所谓道也”以下。乃答语也。“斯道也,何道也”,或作“斯何道也,斯吾所谓道也”,或作“斯道也,吾所谓之道也”。又或无“所谓”字,皆非是。

    〔六〕或问张无垢曰:汤学于伊尹,韩愈乃谓其传自禹;扬雄自比孟子,是得其传者,而愈以谓轲死无传:何也?先生曰:禹之道,尧 舜之道也。伊尹得以授汤,置伊尹而言禹,亦无害也。扬雄虽自比孟子,而愈以小疵讥之,其言无传,则舍之矣。

    〔七〕宛丘论公原道亦曰:愈者,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而健于言。〔补注〕张裕钊曰:插入三语,极奇宕恣肆之观。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一〕?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二〕,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癈疾者有养也〔三〕:其亦庶乎其可也?

    〔一〕“何而”,或作“何其”。今按:此句复是问词,其下乃答语。

    〔二〕〔补注〕沈钦韩曰:“民”本是“人”,唐所讳。

    〔三〕“癈”,音废。

    原性

    一作“性原”。今按原道、原人、原鬼之例,作原性为是。又此五原篇目既同,当是一时之作。与兵部李侍郎书所谓“旧文一卷,扶树教道,有所明白”者,疑即此诸篇也。然则皆是江陵以前所作。程子独以原性为少作,恐其考之或未详。孟子言人性善,荀子言恶,扬子言善恶混,公乃作原性,取三者而折之以孔子之言。其说有上中下之殊,于是说者纷然。李习之则置孟 荀 扬之论,本中庸,作复性书三篇。皇甫持正则作孟荀言性论,而谓孟子之言合经为多。杜牧之则作三子言性辨,而谓荀言人之性恶,比二子,荀得多。其论不能相一。至王荆公作原性,则又曰:“太极者,五行之所由生,而五行非太极也;性者,五常之太极也,而五常不可以谓之性。此吾所以异于韩子。太极生五行,然后利害生焉;性生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则不可以善恶言也:此吾所以异于孟 荀。”其论益相胜矣。白云 郭氏曰:“唐自韩愈之后,言性者皆出其下:李翱之言,至论动静皆离,寂然不动,则异教矣。皇甫湜之论,谓孟 荀 扬殊趋而一致,又为韩子三品之论,皆无去取;杜牧之言,爱怒生而自能为性之根、恶之端,其荀氏徒欤?本朝言性者四家:司马公谓扬子兼之;王荆公谓扬子之言似矣;苏氏亦曰,扬雄之论固已近之,亦多蔽于雄之学;独程氏言孟子性善,乃极本穷原之理;又谓荀 扬不知性,故舍荀 扬不论。”郭氏之论尽矣。〔补注〕朱熹曰:退之见道处,却甚峻绝。性分三品,正是气质之性。至程门说破气字,方有去着。又曰:退之说性,只将仁、义、礼、智来说,便是识见高处。沈钦韩曰:论衡 本性篇:“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性情,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春秋繁露 云:“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必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孟 荀 扬之外,更有此二家之说。此文大旨本于世子之有善有恶,而以孔子为折衷。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一〕。

    〔一〕“而其”,或皆无“而”字。“性者”、“情者”,或并无“者”字。皆非是。

    曰何也〔一〕?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二〕。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三〕;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四〕;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五〕。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七〕,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八〕。情之于性视其品〔九〕。

    〔一〕或无“曰”字。〔补注〕张裕钊曰:以下一段入他人手,不免冗阘,昌黎为之,自然简峻。

    〔二〕方从阁、杭、蜀本,云:“礼信去仁为近,诸本多作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今按:方本以五行相生之序而言;诸本以四方相对、一位居中而言:理皆可通。但窃意诸本语陈,而韩公亦颇尚异,恐方本或得之。

    〔三〕“行于”,方作“行之”。

    〔四〕“不”上,诸本无“一”字。方从阁、杭、潮本作“一也”,而并属下句,云:“一谓仁也,言不少存乎仁,则少畔乎仁。蜀本倒‘一’‘也’二字。杭、蜀‘反’皆作‘及’,非也。”今按:“也”“一”二字,当从蜀本,而以“也”字属上句,“一”字属下句。方及诸本皆非也。方以“一”为仁,亦非是。此但言中人之性,于五者之中,其一者或偏多,或偏少;其四者,亦杂而不纯耳。“反”字则方得之。

    〔五〕“悖”,音“佩”。

    〔六〕“其中”或作“于中”,非是。

    〔七〕〔补注〕何焯曰:“甚”,过也;“亡”,不及也。

    〔八〕“亡与”上,或有“无”字,非是。

    〔九〕〔补注〕何焯曰:性善则情善,情善则性善。按:老佛皆欲灭情以见性;公首论性情,即交互发明,见二者之不可离。篇末杂老佛而言者,与吾道异其义已预透于此,故不烦言而解。此最是文章高简变化处。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一〕。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二〕;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三〕;越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四〕,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五〕: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嶷嶷然〔六〕;文王之在母也,母不忧〔七〕,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叟之舜、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混乎〔八〕?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九〕?曰: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一〇〕;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一一〕。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一〕“与”,诸本多作“欤”。“善恶”下又有“欤”字。今按:二“与”字皆当读如字,而为句首,犹言及也。作“欤”而为句绝者,皆非。左传:“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语势亦相似。

    〔二〕国语: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必以贿死。”

    〔三〕昭二十八年左传:叔向生子伯石,叔向之母视之,及堂,闻其声而还曰:“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至是果灭。伯石,食我字也。食采于杨,故号杨食我。旧本“食我”音异俄。

    〔四〕或无“大”字。

    〔五〕宣四年左氏: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子良不可。子文以为大戚,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六〕见诗 生民。“嶷”,鱼力切。

    〔七〕或无“母”字。母不忧等事,见国语。

    〔八〕“圣”下,或有“人”字,属上句。

    〔九〕“终”上,或无“其”字。

    〔一〇〕〔补注〕吴汝纶曰:此殆欲辅弼孔论。沈钦韩曰:此层义理极周。

    〔一一〕“教”,或作“学”。〔补注〕方苞曰:下者可制,已括性善之旨。

    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一〕?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二〕!

    〔一〕“性”下,或有“情”字。

    〔二〕“言也者”,或无“也”字。今按:此篇之言过荀、扬远甚。其言五性尤善;但三品之说太拘,又不知性之本善,而其所以或善或恶者,由其禀气之不同,为未尽耳。

    原毁

    或作“毁原”,说已见上。〔补注〕方苞曰:管、荀、韩、非之文,排比而益古,惟退之能与抗行。自宋以后,有对语则酷似时文,以所师法至汉 唐人之文而止也。张裕钊曰:通篇排比,下开明允,而其源出于荀、韩。吴汝纶曰:此篇动中自然,与道大适;不善学之,则气易入于剽轻。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一〕。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二〕。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三〕:“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四〕。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五〕!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六〕,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七〕;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八〕;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九〕!

    〔一〕此孔子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之意。

    〔二〕颜渊曰:“舜何人也?余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文意盖本此。“古之人”,或无“人”字,下同。“早”,或作“蚤”。

    〔三〕方从阁本无“求其所以”四字,只作“责于己为周公者”。今按:阁本不成文理,而方从之,误矣。

    〔四〕“去其”下十三字,或从阁本作“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而为之”。

    〔五〕“身”,或作“己”。

    〔六〕“善”,或作“有”,非是。

    〔七〕“责”,或作“取”。

    〔八〕或无此八字,非是。

    〔九〕“不”上或有“是”字。

    今之君子则不然〔一〕。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二〕?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三〕,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一〕或无“则不然”字。

    〔二〕“其身”,或作“于己”。

    〔三〕“是之”,或作“如是”,或无“之”字。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一〕。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二〕;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三〕。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四〕!

    〔一〕“原”上,或无“有”字。

    〔二〕“不应”下,或无“者”字,非是。

    〔三〕〔补注〕姚范曰:此段用管子 九变及战国策 为齐献书赵王文法。

    〔四〕“此”下,或无“世”字,非是。“已”,或作“矣”。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一〕!

    〔一〕“作”,或作“仕”,或作“化”。“欤”,或作“也”。〔补注〕曾国藩曰:言在上者须明斯世多忌多毁之由,而后可以知人。篇末说作意。

    原人

    或作“仁”。〔补注〕徐敬思曰:此文已为西铭开端发钥。一视同仁,理一也;笃近举远,分殊也。推其道,欲使夷狄禽兽皆得其情。其言仁体,广大之至,直与覆载同量。

    形于上者谓之天,形于下者谓之地,命于其两间者谓之人。形于上,日月星辰皆天也;形于下,草木山川皆地也;命于其两间,夷狄禽兽皆人也。

    曰:然则吾谓禽兽人,可乎?曰:非也〔一〕。指山而问焉,曰:山乎〔二〕?曰:山,可也;山有草木禽兽,皆举之矣。指山之一草而问焉,曰:山乎?曰:山,则不可〔三〕。

    〔一〕“人可”上,或有“曰”字。

    〔二〕“指”下,或有“南”字,非是。

    〔三〕或无“曰山乎”三字。

    天道乱,而日月星辰不得其行〔一〕;地道乱,而草木山川不得其平;人道乱,而夷狄禽兽不得其情。天者,日月星辰之主也;地者,草木山川之主也;人者,夷狄禽兽之主也;主而暴之,不得其为主之道矣。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二〕。

    〔一〕“天道”上,或有“故”字。

    〔二〕“仁”,或作“人”,非是。

    原鬼

    李石曰:退之作原鬼,与晋 阮千里相表里。至作罗池碑,欲以鬼威猲人,是为子厚求食也。送穷文虽出游戏,皆自叛其说也。退之以长庆四年寝疾,帝遣神召之曰:“骨国世与韩氏相仇,欲同力讨之。”天帝之兵欲行阴诛,乃更借人力乎?当是退之数穷识乱,为鬼所乘;不然,平生强聒,至死无用。〔补注〕方苞曰:理蕴词气,俱类周人。又曰:包刘越嬴,与姬为徒,必韩子尝自言为文指意若此,故其徒述之云尔。文格调近诸子,而义蕴类国侨、叔肸所陈,洵不愧斯语。

    有啸于梁,从而烛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有立于堂〔一〕,从而视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形。有触吾躬,从而执之,无得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与形,安有气〔二〕?曰:鬼无声也,无形也;无气也,果无鬼乎?曰:有形而无声者,物有之矣,土石是也;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有声与形者,物有之矣,人兽是也;无声与形者,物有之矣,鬼神是也〔三〕。

    〔一〕“于梁”“于堂”下,一本各有“者”字。

    〔二〕“鬼无声与形”上,或有“鬼无气”三字,非是。

    〔三〕李石曰:公子彭生托形于豕,晋文公托声如牛,韩子谓鬼无声与形,未尽也。

    曰:然则有怪而与民物接者,何也?曰:是有二:有鬼,有物〔一〕。漠然无形与声者,鬼之常也。民有忤于天,有违于民〔二〕,有爽于物,逆于伦而感于气,于是乎鬼有形于形〔三〕,有凭于声以应之,而下殃祸焉,皆民之为之也〔四〕。其既也,又反乎其常。曰:何谓物?曰:成于形与声者,土石、风霆、人兽是也;反乎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五〕;不能有形与声,不能无形与声者,物怪是也〔六〕。故其作而接于民也无恒,故有动于民而为祸,亦有动于民而为福〔七〕,亦有动于民而莫之为祸福;适丁民之有是时也。作原鬼〔八〕。

    〔一〕“有怪”,或作“见怪”。“二”下,或有“说”字,或有“说”字而无“有鬼有物”四字。〔补注〕卢轩曰:“物”字,见史记 扁鹊传。

    〔二〕上“民”字,一作“人”。下“民”字,或作“时”。

    〔三〕“有形”,或作“有托”。

    〔四〕“为”下,或无“之”字。〔补注〕吴汝纶曰:长句劲气排奡,屈曲生造。

    〔五〕“反乎”,或作“反其”,非是。

    〔六〕或无“不能有形与声”六字,或无“不能无形与声”六字。

    〔七〕本或先言“为福”。按左氏国语: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王问诸内史过,对曰云云,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耹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鷟鸣于岐山;其衰也,以杜伯射王于鄗”。动于民而为祸福,其斯之谓欤?〔补注〕方苞曰:补左氏所未及。

    〔八〕阁、蜀、粹无“作”字。今按:古书篇题多在后者,如荀子诸赋正此类也,但此篇前已有题,不应复出。故且从诸本存“作”字。

    行难

    “行”,下孟切。公与祠部陆参员外书在贞元十八年。此篇言参自越州召拜祠部员外郎,岂在前欤?参字公佐云。〔补注〕曾国藩曰:以“行难”命题,所以表陆先生之贤也。为文之义,则欲存此理,使有用人之责者知之耳。句法瘦炼,王荆国多师此种。

    或问“行孰难”?曰:“舍我之矜,从尔之称。”“孰能之?”曰:“陆先生 参何如?”〔一〕曰:“先生之贤闻天下,是是而非非〔二〕。贞元中,自越州征拜祠部员外郎〔三〕,京师之人日造焉,闭门而拒之满街。愈尝往间客席〔四〕,先生矜语其客曰:‘某胥也,某商也,其生某任之,其死某诔之,某与某可人也〔五〕,任与诔也非罪欤?’皆曰:‘然。’〔六〕愈曰:‘某之胥,某之商,其得任与诔也,有由乎?抑有罪不足任而诔之邪?’〔七〕先生曰:‘否,吾恶其初〔八〕;不然,任与诔也何尤。’愈曰:‘苟如是,先生之言过矣!昔者管敬子取盗二人为大夫于公〔九〕,赵文子举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一〇〕:夫恶求其初?’〔一一〕先生曰:‘不然,彼之取者贤也。’愈曰:‘先生之所谓贤者,大贤欤,抑贤于人之贤欤?齐也、晋也,且有二与七十;而可谓今之天下无其人邪〔一二〕?先生之选人也已详。’先生曰:‘然’。愈曰:‘圣人不世出,贤人不时出,千百岁之间傥有焉〔一三〕;不幸而有出于胥商之族者,先生之说传,吾不忍赤子之不得乳于其母也!’〔一四〕先生曰:‘然。’”

    〔一〕按:李习之集“参”作“傪”。

    〔二〕“闻”下,或有“于”字。

    〔三〕〔补注〕陈景云曰:越州乃浙东治所,观察使领之,盖自浙东使府御史召为省郎。

    〔四〕“尝”,或作“常”。“间”,或作“问”。“客”,或作“宾”。“席”下,或有“坐定”二字。

    〔五〕“可”,或作“何”。或从阁、杭、苑作“可”,云“可人”,见礼记郑注曰:“此人可也。”今按:据礼记是也。然详下文韩公之语,似以陆公虽尝任诔此人,复自疑于有罪;则颇有薄其门地之意,而以荐引之力自多者。恐须作“何”字,语势乃协。更详之。〔补注〕姚范曰:言任之诔之者为可人,不应任诔,此胥商也。

    〔六〕“也”,或作“之”。“罪”,一作“过”。“曰”上,或有“应”字。

    〔七〕“任而诔”,或作“诔而任”。“而”,或作“与”。

    〔八〕“恶”,去声。

    〔九〕礼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公臣。曰:其所与由辟也,可人也。”敬子,仲之谥也。

    〔一〇〕礼记:赵文子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

    〔一一〕“恶”,音乌。

    〔一二〕“而可”上,或有“焉”字。“邪”上,或有“也”字。

    〔一三〕“圣人”“贤人”,“人”,或皆作“之”,或并有“人之”二字。“世出”,或作“世生”。“百岁”,或作“百年”。

    〔一四〕“乳于”,或无“于”字。

    他日,又往坐焉〔一〕。先生曰:“今之用人也不详。位乎朝者吾取某与某而已,在下者多于朝,凡吾与者若干人。”愈曰:“先生之与者尽于此乎?其皆贤乎,抑犹有举其多而缺其少乎?”〔二〕先生曰:“固然,吾敢求其全。”〔三〕愈曰:“由宰相至百执事凡几位?由一方至一州凡几位?先生之得者,无乃不足充其位邪〔四〕!不早图之,一朝而举焉;今虽详,其后用也必粗。”〔五〕先生曰:“然。子之言,孟轲不如。”〔六〕

    〔一〕或无“坐”字。

    〔二〕或无“其皆贤乎”四字。“缺”,或作“没”。“少”,或作“细”,或作“一”。“少”下,或有“者”字。今按:此言人之才或不全备,姑举其可取之多,而略其可弃之少也。〔补注〕孙葆田曰:谓取其长而略其短。

    〔三〕“其”,或作“于”。今按:作“其”语意为近,但陆公此句正不敢必求全才之意,而下文韩公又以太详而不早责之,殊不可晓。当更考之。〔补注〕案:陆既不求全于人,则当广为甄采,以备世用。今所与者,第若干人,则犹求详之过也。

    〔四〕“其位”下,或有“也”字。

    〔五〕“举焉”,或作“索之”。“详”下,或有“且微”字,非是。“粗”,聪徂切。

    〔六〕此句文录作退语其人曰:“乃今吾见孟轲。”

    对禹问

    孟子: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云云。公乃设问而为之答,且曰:“孟子之心,以为圣人不苟私于其子以害天下。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大抵孟子之说主天命,而公以人事言之耳。其致一也。〔补注〕方苞曰:其言未出,世未尝闻此义;其言既出,世不可无此言:是谓立言。姚范曰:坚峭劲肃。刘大櫆曰:议论高奇,而笔力劲健曲屈,足达其意。张裕钊曰:雄阔高朗之概,寓之遒简劲整,弥觉声光郁然纸上。又曰:一气驰骤而下,逐层搜抉,期于椎碎而止。此种文,实得力于孟子。

    或问曰:“尧 舜传诸贤,禹传诸子,信乎?”曰:“然。”“然则禹之贤不及于尧与舜也欤?”曰:“不然。尧 舜之传贤也,欲天下之得其所也;禹之传子也,忧后世争之之乱也。尧 舜之利民也大〔一〕,禹之虑民也深。”

    〔一〕“利”,一作“虑”。

    曰:“然则尧 舜何以不忧后世?”曰:“舜如尧,尧传之;禹如舜,舜传之。得其人而传之,尧 舜也;无其人,虑其患而不传者,禹也〔一〕。舜不能以传禹,尧为不知人;禹不能以传子,舜为不知人。尧以传舜,为忧后世;禹以传子,为虑后世。”〔二〕

    〔一〕“无其人”下,或有“而不传”三字。“不传者”,或作“不得如己者”,非是。

    〔二〕〔补注〕张裕钊曰:驰骤反复处,气雄而劲。

    曰:“禹之虑也则深矣〔一〕,传之子而当不淑,则奈何?”曰:“时益以难理,传之人则争,未前定也;传之子则不争,前定也〔二〕。前定虽不当贤,犹可以守法,不前定而不遇贤,则争且乱。天之生大圣也不数,其生大恶也亦不数〔三〕。传诸人,得大圣,然后人莫敢争〔四〕,传诸子,得大恶然后人受其乱〔五〕。禹之后四百年,然后得桀;亦四百年,然后得汤与伊尹。汤与伊尹不可待而传也〔六〕。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虽不得贤,犹可守法。”〔七〕

    〔一〕“虑”下,或有“民”字。

    〔二〕〔补注〕张裕钊曰:“前定”“未前定”,理足词核,删去许多胶,乃得简峻。

    〔三〕“数”音朔,上同。

    〔四〕“莫”上,或无“人”字。

    〔五〕乱,或作“祸”。

    〔六〕“待”,或作“得”。〔补注〕张裕钊曰:插入数语,文气乃愈觉疏朗雄阔。

    〔七〕“诸”,或作“之”。“守法”,或从阁本作“法守”,非是。

    曰:“孟子之所谓‘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者:何也?”曰:“孟子之心,以为圣人不苟私于其子以害天下。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一〕。”

    〔一〕〔补注〕案:“天与”之说,索解人不易得;故己复为此辞,以辅益孟子之说。

    杂说

    四首

    或作三首。其三作题崔山君传。

    其一

    龙嘘气成云〔一〕,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二〕,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三〕:云亦灵怪矣哉〔四〕!

    〔一〕“嘘”上,或有“之”字。

    〔二〕“茫”上,或有“而”字。

    〔三〕“汩”,音骨。

    〔四〕〔补注〕张裕钊曰:以下纯从空际转运翔舞。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一〕,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二〕?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一〕“灵”,或从阁本作“云”,非是。

    〔二〕“弗”,或作“不”,或无“信”字,非是。

    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补注〕李光地曰:此篇取类至深,寄托至广。精而言之,如道义之生气,德行之发为事业文章;大而言之,如君臣之遇合,朋友之应求,圣人之风之兴起百世:皆是也。方苞曰:尺辐甚狭,而层叠纵宕,若崇山广壑,使观者莫能穷其际。

    其二

    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一〕,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二〕,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三〕。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四〕。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五〕!

    〔一〕“医”下,或有“人”字。

    〔二〕〔补注〕“天下”,原作“不可”,依别本校改。

    〔三〕“纲”下,或无“之”字。“理乱”,或作“乱否”。

    〔四〕“纪纲”,或作“纲纪”。

    〔五〕“所以”,阁无“以”字。

    夏 殷 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一〕。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秦之王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二〕。是故四支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四海虽无事〔三〕,不足矜也,纪纲而已矣。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四〕。易曰:“视履考祥。”善医善计者为之〔五〕。

    〔一〕“作”,或作“僭”。

    〔二〕“世”,或作“帝”。

    〔三〕“四海”,或作“天下”。

    〔四〕诸本或无“天”字。“扶”,或作“持”。今按:此句未详,疑有误字。

    〔五〕“善计”,或无“善”字。〔补注〕按:人知忧盛危明,则其所为必能转祸为福。特人之能知而为者少耳,故必有善医善计者告之,而后人知忧惧;亦必有善医善计者为之,而后天锡以福。“扶与”,犹“扶助”也。引易辞以证天之锡福,由于视履。其行文全以逆入。

    其三

    谈生之为崔山君传〔一〕,称鹤言者,岂不怪哉!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一〕谈生者,谈姓,不知其名。“之”,或作“云”,而无“为”字,非是。

    昔之圣者〔一〕,其首有若牛者,其形有若蛇者,其喙有若鸟者〔二〕,其貌有若蒙倛者〔三〕:彼皆貌似而心不同焉,可谓之非人邪?即有平胁曼肤〔四〕,颜如渥丹,美而很者,貌则人,其心则禽兽,又恶可谓之人邪〔五〕?然则观貌之是非,不若论其心与其行事之可否为不失也〔六〕。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将特取其愤世嫉邪而作之,故题之云尔。

    〔一〕“圣者”,或作“圣人”,或并有“人者”二字。

    〔二〕“鸟”,阁作“马”。或云:尸子:“禹长颈鸟喙。”阁本讹也。

    〔三〕荀子:“仲尼之状,面如蒙倛。”注云:“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倛。”“倛”,音欺。

    〔四〕楚辞: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五〕“貌”,或作“面”。“貌”上,或有“其”字。“禽”下,或无“兽”字。“邪”,或作“也”。列子:“包犧、女娲、神农、夏后氏,蛇身人面,牛尾虎鼻,皆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人之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而有禽兽之心。”公意亦如此耳。

    〔六〕或从阁、杭无“可否”字,非是。

    其四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二〕;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三〕,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一〕〔补注〕姚鼐曰:一句断。

    〔二〕〔补注〕曾国藩曰:谓千里马不常有,便是不祥之言。何地无才,惟在善使之耳。

    〔三〕或无“人”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二〕!

    〔一〕〔补注〕张裕钊曰:折笔以取遒劲之势。“食马”上,或有“今之”字,而“食”下疑脱一“石”字。

    〔二〕“马也”,或无“也”字。“且欲”,或无“且”字。“且”,或作“而”。今按:“且”字恐当在“等”字下。〔补注〕张裕钊曰:更折入一层。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一〕!

    〔一〕二“无”字下,诸本皆有“良”字。阁、杭本皆脱“其真无马邪”五字。“知”,或作“识”。“也”字,皆作“邪”。

    读荀

    “荀”下或有“子”字。荀卿名况,赵人。齐襄王时,为稷下祭酒。避谗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著书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荀子三十二篇。其非十二子篇,以子弓并仲尼,谓子思、孟轲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其性恶篇,谓人之性恶,礼义生于圣人之伪。此其抵捂不合于道,而公所欲削者欤?〔补注〕曾国藩曰:以下四首,矜慎之至,一字不苟,文气类史公各年表序。张裕钊曰:此文虽为读荀子作,直是自抒己意,论孟、荀、扬三家耳。而其中宾主秩然不乱。按:公尝言:“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读此文,见其自命不在孟子下。借题以抒己意,无端而来,截然而止,中间突起突转:此数者,文家秘密法也。

    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因雄书而孟氏益尊,则雄者,亦圣人之徒欤〔一〕!

    〔一〕“雄”下,或有“也”字。

    圣人之道不传于世〔一〕: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说干时君〔二〕,纷纷借借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 老于汉〔三〕,其存而醇者,孟轲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四〕。及得荀氏书,于是又知有荀氏者也。考其辞,时若不粹〔五〕;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抑犹在轲 雄之间乎〔六〕?

    〔一〕〔补注〕张裕钊曰:突起,其中具雄阔之势。

    〔二〕“其”下,或有“所能”字。

    〔三〕或无“黄”字。〔补注〕张裕钊曰:突转。

    〔四〕“耳”,或作“矣”。一无“扬雄氏而止耳”一句。

    〔五〕“时”下,或有“有”字。“不”下,或有“醇”字。

    〔六〕“抑”下,或有“其”字。

    孔子删诗 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一〕。故诗 书 春秋无疵。余欲削荀氏之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亦孔子之志欤!

    〔一〕或无“黜”字。“去”下,或无“之”字。

    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一〕。

    〔一〕或从阁无“乎醇”字。或无“乎醇者”三字,而有“如”字。皆非是。“扬”,或作“雄”,非是。伊川曰:荀卿才高,而其言多过;子云才短,而其言少失:然皆未免夫驳者也。退之以大醇归之,盖韩子待人以恕。〔补注〕方苞曰:止如槁木,惟史公及韩有此。以所读皆周人之书故也。张裕钊曰:二语断制。通体意义,尽归宿于此。

    读鹖冠子

    西汉 艺文志有鹖冠子一篇。其下笺云:“楚人,居深山,以鹖鸟羽为冠。”而唐志 云:“鹖冠子三卷。”岂汉时遗缺至唐而全耶?汉 唐皆以为道家者流。公谓其辨施于国家功德岂少;而柳子厚作鹖冠子 则曰:“得其书而读之,尽鄙浅言也。”二公所见不同如此。“鹖”,音曷。

    鹖冠子十有九篇,其词杂黄 老、刑名〔一〕。其博选篇〔二〕,“四稽”“五至”之说当矣〔三〕。使其人遇时,援其道而施于国家,功德岂少哉〔四〕,学问篇 〔五〕,称贱生于无所用,中流失船,一壶千金者〔六〕。余三读其辞而悲之。文字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灭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七〕。

    〔一〕“九”,方作“六”,云:“今鹖冠子自博选至武灵王问凡十九篇。此只云十六篇,未详。”今按:方盖不见或本已作“九”也。或无“杂”字,非是。

    〔二〕博选,鹖冠子第一篇。

    〔三〕博选篇云:“道有四稽: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四曰命。人有五至:一曰百己,二曰什己,三曰若己,四曰斯役,五曰徒隶。”“至”,或作“室”。

    〔四〕“遇”下,或有“其”字。“功”上,或有“其”字。

    〔五〕学问,鹖冠子第二篇。

    〔六〕“壶”或作“瓠”,音义同。

    〔七〕“灭”,或作“减”。“注”下,或有“者”字。〔补注〕沈钦韩曰:释器:“灭谓之点。”注云:“以笔灭字为点。”曾国藩曰:“正”者正讹,“乙”者上下倒置,“灭”者涂去,“注”者添缀于旁。

    读仪礼

    仪礼十七篇,周之旧典。汉 高堂生所传者也。此外又有三十九篇,河间王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竟不施行,今亡矣。唐明经有“三礼科”,仪礼其一也。今书具在,凡十七篇。〔补注〕方苞曰:此篇风味与史记 表序略同,而格调微别。

    余尝苦仪礼难读,又其行于今者盖寡〔一〕,沿袭不同,复之无由,考于今,诚无所用之〔二〕,然文王 周公之法制粗在于是。孔子曰:“吾从周。”谓其文章之盛也。

    〔一〕“其”,或作“且”。

    〔二〕“之”,或作“云”。〔补注〕沈钦韩曰:按今所行者惟丧服。至武氏、明皇之世,则又变乱其常矣。开元礼所载乡饮酒、乡射,虽依傍其文,亦鲜有实行之者。

    古书之存者希矣!百氏杂家尚有可取〔一〕,况圣人之制度邪?于是掇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学者可观焉〔二〕。

    〔一〕“存”上,或无“之”字。“家”,或作“说”。“尚”下,或无“有”字。

    〔二〕或无“学”字。

    惜乎!吾不及其时进退揖让于其间。呜呼,盛哉!

    读墨子

    墨子名翟,宋大夫。汉 艺文志云:著书“七十一篇”。今存者十二篇。有节用、兼爱、尚贤、明鬼神、非命、尚同等诸篇。明鬼神在尚同篇中,无别篇也。世之学者,因临川 王氏诗有“孔 墨必相用,自古宁有此”之语,意谓孟子排杨 墨,公排释老,自比孟子,不当有相用之说。然学者必知孟子“归斯受之”之意,然后识公读墨之旨云。伊川先生曰:或问退之读墨一篇如何?曰:此一篇意亦甚好,但言不谨严,便有不是处。至若言孔子尚同、兼爱,与墨子同,则甚不可也。〔补注〕沈钦韩曰:墨子书宋时所存尚有五十三篇,与今本同。

    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一〕,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二〕,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

    〔一〕“上”,或皆作“尚”,从阁本云。考墨子本书及汉 艺文志,当作“上”。

    〔二〕荀子:子路问:“鲁大夫练而床,礼欤?”子不答。以告子贡,子贡曰:“汝问非也,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

    儒墨同是尧 舜,同非桀 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余以为辩生于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然也。

    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 墨〔一〕。

    〔一〕列子云:“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古语云:“墨翟突不及黔,孔丘席不及暖。”孟子以前皆以孔 墨并称,则墨亦大贤。孟子特以其非中道,其流不能无弊,故辟之耳。艺文志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此其所长也。”退之读墨,盖出于此。庄、孟、荀卿之论,皆斥其所短也。又严有翼曰:墨子之书,孟子疾其兼爱无父,力排而禽兽之。其言曰:“杨 墨之道不熄,孔子之道不著。能言距杨 墨者,圣人之徒也。”今退之谓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抑何乖剌如是耶?若以孔 墨为必相用,则孟子距之为非矣。其与孟简书则又取孟子距杨 墨之说,以谓“向无孟氏,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推尊孟子,以为其功不在禹下,意以己之排佛老可以比肩孟氏也;殊不知言之先后,自相矛盾,可胜其说哉。〔补注〕卢轩曰:公极尊孟子,此篇何其刺谬也?乃知古人读书,不肯雷同附和如此。

    获麟解

    尔雅曰:“麟,麕身牛尾、一角。”获麟事,见春秋鲁哀公十四年。元和七年,麟见东川,或疑公因此而作解。然李翱尝书此文以赠陆傪曰:“韩愈非兹世之文,古之文也。其词与意适,则孟轲既没,亦不见其有过于斯者。”傪死于贞元十八年,则此文非元和间作也。今按:此文有激而托意之词,非必为元和获麟而作也。〔补注〕刘大櫆曰:尺水兴波,与江河比大,惟韩公能之。曾国藩曰:麟,自况也。圣人知麟,犹云唯汤知尹也。出不以时,犹云处昏君乱相之间也。张裕钊曰:翔蹑虚无,反复变化,尽文家禽纵之妙。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一〕,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一〕“书”,或作“载”。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一〕;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一〕“马牛”,或作“牛马”。“鹿然”,或作“鹿之状”。或无“之”字。皆非是。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一〕,惟麟也不可知〔二〕;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一〕“鹿”下,或有“也”字。

    〔二〕〔补注〕张裕钊曰:奇纵。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一〕。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二〕。

    〔一〕“形”下,或有“也”字。

    〔二〕“宜”下,或有“也”字,或有“哉”字。宋远孙曰:关雎之应,实无麟而若麟之瑞;春秋之作,实有麟而非麟之时。

    师说

    柳子厚答韦中立书云:“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又报严厚舆书云:“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无以韩责我。”余观退之师说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其言非好为人师者也。学者不归子厚归退之,故子厚有此说耳。〔补注〕张裕钊曰:此篇最近孟子。吴汝纶曰:句句硬接逆转,而气体浑灏自然。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二〕;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四〕。嗟乎〔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七〕。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八〕?

    〔一〕〔补注〕曾国藩曰:传道,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谓古文六艺之业;解惑,谓解此二者之惑。韩公一生学道好文,二者兼营,故往往并言之。末幅闻道术业,仍作双收。

    〔二〕“吾从而师之”,阁本无此五字,非是。

    〔三〕“庸”,或从阁、杭作“岂”,或并有二字,而无“夫”字,皆非是。

    〔四〕“存”,一作“资”,或无“也”字。

    〔五〕“嗟”上,或有“咨”字,非是。

    〔六〕〔补注〕张裕钊曰:转折无痕。

    〔七〕“且”,或作“已”。“下”,或作“去”。皆非是。

    〔八〕“乎”,一作“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补注〕刘大櫆曰:爱子、百工、圣人,陡起三峰插天。

    〔二〕“非”上,或有“也”字。方云:“读”音豆。周礼 天官注“徐邈,读”。马融笛赋,作“句投”,徒斗切。何休公羊序:“失其句读,不音。”山谷和黄冕仲诗:只从如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二〕。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药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四〕!

    〔一〕“似”,一作“类”。

    〔二〕“盛”,或作“大”。按:“官盛”语见中庸。

    〔三〕“不齿”,或作“鄙之”。

    〔四〕“其可”,或无“其”字。〔补注〕“其”字下原本无“可”字,据别本校补。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一〕。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二〕,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一〕句绝。

    〔二〕孔子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史记曰: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左氏传曰:郯子来朝,孔子问少昊氏以鸟名官之故。“苌”,音长。“郯”,音谈,国名也。方无“孔子师郯子”五字,而以“苌弘师襄老聃”六字,连下句“郯子之徒”为句。曰,校本一云:“郯子”下当有“数子”二字,其上当存“孔子师”三字为是。今按:孔子见郯子,在适周见苌弘、老聃之前,而“圣人无常师”本杜氏注问官各语。故此上句既叙孔子所师四人,而再举郯子之徒,则三子在其中矣。方氏知当存“孔子师”字,而不知当并存上“郯子”二字,乃以下“郯子”二字属上句读之,而疑“郯子”之下更有“数子”二字,误矣!

    〔三〕“子”下有“曰”字。方从杭本云:论语本无“则”字,“曰”字似不当有。

    〔四〕“故”上,或无“是”字。

    李氏子蟠,年十七〔一〕,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二〕。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一〕蟠,贞元十九年进士。

    〔二〕“学”上,或有“请”字。无下“余”字。

    进学解

    进学解出于东方朔客难、扬雄解嘲,而公过之。孙樵所谓韩文公以进学解穷者此也。孙樵又与王霖书曰: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马常侍清河壁记,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读之如赤手捕长蛇,不施鞚勒骑生马,急不得暇,莫可捉搦。据本传云:再为国子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奇其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元和八年三月二十三日也。〔补注〕李光地曰:此文与解嘲千载称绝。“谨”、“严”、“正”、“葩”等字,并极群经要眇,故未有不精经术而能行文者。曾国藩曰:仿客难、解嘲,而论道论文二段,精实处过之。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一〕,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二〕。占小善者率以录〔三〕,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四〕,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五〕;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一〕“招”,或作召。〔补注〕沈钦韩曰:“招”当作“诏”。周官 冢宰“诏王”是也。

    〔二〕“毕”,或作“必”。“畯”,或作“俊”。古文尚书“俊”皆作“畯”,公佗文石本多用“畯”字。新 旧史同上。

    〔三〕“占”,去声。

    〔四〕“爬”,或作“把”。“爬”,蒲巴切。“抉”,于决切。

    〔五〕“之不”,或作“不能”,非是。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一〕。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二〕,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三〕,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四〕,恒兀兀以穷年〔五〕:先生之业可谓勤矣〔六〕。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七〕;寻坠绪之茫茫〔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九〕,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一〇〕。沉浸郁〔一一〕,含英咀华〔一二〕,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 姒〔一三〕,浑浑无涯〔一四〕; 周诰 殷盘 ,佶屈聱牙〔一五〕;春秋谨严, 左氏 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 骚,太史所录,子云 相如,同工异曲〔一六〕:先生之于文〔一七〕,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一八〕: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一九〕

    〔一〕“年”,或作“时”云。考旧史:公时以职方下迁,盖非久于博士。今按:此文恐非职方左迁时作,说见下三年博士注。〔补注〕陈景云曰:此文作于职方左迁后,史传甚明,似无可疑;而方本以时易年,亦非。盖此句乃伏后三年博士之根。

    〔二〕“吟”,或作“唫”。

    〔三〕“记”,或作“纪”。

    〔四〕“焚”,或作“烧”。

    〔五〕“兀兀”,或作“矻矻”。

    〔六〕“之”下,或有“于”字。

    〔七〕“衣弊不补,履决不苴”,吕氏春秋语。“抗辞幽说,问意眇旨”,见扬子云解难。“罅”,呼讶切。

    〔八〕“茫茫”,或作“芒芒”。

    〔九〕“障”,或作“停”。礼记:“鲧鄣洪水。”音章。

    〔一〇〕或无“有”字。

    〔一一〕“”,或作“酿”。

    〔一二〕张子韶曰:文字有眼目处,当涵泳之,使书味存于胸中,则益矣。韩子曰“沉浸郁,含英咀华”,正谓此。“咀”,在吕切。

    〔一三〕“姚 姒”,舜 禹姓。“姒”,徐里切。

    〔一四〕“无”,或作“亡”,或作“之”,非是。扬子曰:“虞 夏之书浑浑尔。”“浑浑”,胡本切。

    〔一五〕“聱”,广雅谓不入人语也。“佶屈聱牙”,皆艰涩貌。“佶”,其乙切。“屈”,求勿切。“聱”,牛交切。

    〔一六〕〔补注〕曾国藩曰:退之于文用力绝勤,故言之切当如此。

    〔一七〕“文”,一作“德”,或作“儒”,或作“得”,非是。

    〔一八〕“具”,或作“其”,或作“且”。

    〔一九〕或无“为”字。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一〕,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二〕;三年博士,冗不见治〔三〕;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四〕;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五〕;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六〕

    〔一〕“踬”,多作“疐”。诗云:“载疐其尾”。说文,与疐义通。

    〔二〕“遂”,或作“逐”。谓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谪阳山令也。

    〔三〕“年”,方作“为”,谓贞元末为四门博士,元和初为国子博士,今复下迁。诸本多作“三年”。樊谓公元和元年六月为博士,四年六月迁都官,史谓三岁为真,盖三年也。今按:洪谱,则樊说为是,当作三年。唐本诗注行状皆有“三年”字,何烦曲说乎?然洪亦附“三为”之说,则又误矣。楚辞:“虽过失犹弗治。”“治”,陈之切。

    〔四〕“取”,或作“其”。

    〔五〕“丰”,或作“登”。

    〔六〕或无“而”字。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一〕,细木为桷〔二〕,欂栌侏儒〔三〕,椳扂楔〔四〕,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五〕;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六〕,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七〕,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八〕,宰相之方也〔九〕。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一〇〕,逃谗于楚,废死兰陵〔一一〕: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一二〕

    〔一〕尔雅:“杗廇谓之梁。”说文云:“杗,屋大梁也。”“杗”,武方、莫郎二切,又音盲。

    〔二〕诗:“松桷有梴。”左氏传“子尾抽桷击扉”。注“桷,椽也”。“桷”,音角。

    〔三〕尔雅注云:槉,柱上欂也。栌,柱上枅。欂,一名枅。栌,一名楶。侏儒,一名棁,字或作“株檽”。“欂”,音薄。“栌”,音卢。

    〔四〕“椳”,户枢。“”,在地谓之“臬”。注:即门橛也。“扂”,关牡也。“楔”,门两傍木。并见尔雅、广韵。“椳”,乌回切。“”,鱼烈切。“扂”,徒点切。“楔”,音屑。

    〔五〕或无“宜”字。“室”下,有“屋”字。“工”,作“功”。淮南子曰:“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大者以为舟航梁栋,小者以为楫楔,修者以为檐榱,短者以为侏儒、枅栌。无小大修短,皆得其所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乌头也;然而良医槖而藏之,有所用也。是故林莽之材犹不弃者,而况于人乎?”公言盖祖此。而“宜”、“施”二字当为一节。

    〔六〕〔补注〕沈钦韩曰:本草别录:赤箭亦是芝类。沈括曰:天麻苗也。马勃生园中久腐处,俗呼为马气勃是也。本草纲目:玉泉,亦名玉札。弘景曰:此是玉之精华,可消之为水。按:说文:“札,牒也。”玉札盖如北史李预服玉之法;解为薄片,仍用苦酒消为饴耳。

    〔七〕“卓荦”,或作“荦荦”。“荦”,吕角切。

    〔八〕“是”,一作“所”。

    〔九〕〔补注〕张裕钊曰:此皆偏宕之词。

    〔一〇〕“荀卿”至“是弘”八字,方从旧史如此。又云文苑上文皆同,惟“是弘”作“以兴”,盖国初以讳避也。阁本亦只作“大论”。以“正”为“王”,以“论”为“伦”,自杭本也。而新史又易“守”为“宗”,其讹益甚矣。

    〔一一〕史记:荀卿游于齐,三为祭酒,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死,而荀卿因家兰陵。

    〔一二〕“遇”,或作“进”。

    “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一〕,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二〕,犹且月费俸钱〔三〕,岁靡廪粟〔四〕;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五〕,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六〕,窥陈编以盗窃〔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八〕?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一〕“要”,平声。

    〔二〕“显”,或作“白”,旧史四句皆无“而”字。

    〔三〕“俸”,或作“奉”。

    〔四〕“靡”,音縻。

    〔五〕“从”,才用切,或作“而”,非是。

    〔六〕诸本多作“役役”。“促”,音龊。公张署墓志:“抑首促促就食。”与此同。史记:“申屠嘉娖娖廉谨。”“娖”与“促”音义通。集韵,龊促二字皆出。

    〔七〕“编”,或作“篇”。

    〔八〕或无“其”字,或作“此非其利哉”。〔补注〕“非”上原本无“兹”字,据别本校补。

    “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一〕,忘己量之所称〔二〕,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三〕,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四〕

    〔一〕“庳”,下也。吕氏春秋谓:确乎其节之不庳也。太玄经亦曰:山川褊庳而祸高。“庳”,音卑。

    〔二〕“己量”,或作“量己”,非是。“称”,去声。

    〔三〕庄子:“求狙猴之杙者斩。”“杙”,橛也。“楹”,柱也。杙小而楹大,故公以杙自喻。“杙”,音弋。

    〔四〕“师”下,或有“不”字。本草:“昌蒲,一名昌阳。”作“不以”者非是。楚人呼猪为豨,“豨苓”,乃猪苓也。“訾”,音紫。“豨”,许岂切,又音希。〔补注〕沈钦韩曰:司马彪注庄子云:豕槖,一名岑,其根如猪矢。

    本政

    周衰文弊,老子之徒庄周唱为太古之说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公于原道篇既详辨而排之矣,至是又作本政云。〔补注〕吴汝纶曰:奥衍深博,突兀峥嵘。韩公少时固已蹴蹋孟坚,陵轹子云如此。

    周之政文,既其弊也〔一〕,后世不知其承〔二〕,大敷古先,遂一时之术以明示民〔三〕;民始惑教,百氏之说以兴〔四〕。其言曰:天下可为也。彼之政仁矣,反于谊;此之政敬矣,戾于忠。何居?我其周从乎〔五〕!曰:周不及殷,其殷从乎?曰夏,曰虞,曰陶唐,曰三皇氏,曰遂古之初;暴孽情,饰淫志〔六〕,枝辞琢正,纷紊纠射,以僻民和,以导民乱。呜呼,道之去世,其终不复矣乎!

    〔一〕“其”,或作“有”,或无“其”字。今按:犹言既而弊矣。“既”字又似“及”字。

    〔二〕〔补注〕沈钦韩曰:言后人不知周之所承受者本于商,而大布四代之善,其致太平之由,但循衰周一迹也。

    〔三〕“遂”,或作“逐”。

    〔四〕〔补注〕按:周末文弊,易之以质,宜也。而老 庄之徒,不知其所以承之之道,生今反古,明示斯民以违背当王之政教,而众说滋兴。此启乱之源也。

    〔五〕“何居”,或无“何”字,或无“居”字。“我”,或作“吾”。今按:“何居”,准檀弓,音姬。大率此篇僻涩,必其少作,今或有所未通,阙之可也。

    〔六〕“孽”,或作“泰”。“孽”,鱼列切。

    长民者发一号、施一令,民莫不悱然非矣〔一〕。谓不可守,遽变而从之。譬将适千里,及门而复,后虽矻矻,决不可暨〔二〕。原其始,固有启之者也〔三〕。闻于师曰:古之君天下者,化之不示其所以化之之道;及其弊也,易之不示其所以易之之道:政以是得,民以是淳〔四〕。其有作者,知教化之所繇废,抑诡怪而畅皇极〔五〕,伏文貌而尚忠质,茫乎天运,窅尔神化,道之行也,其庶已乎!

    〔一〕或无“然非”二字。“悱”,芳尾切。

    〔二〕或无“后”字。“暨”,或作“洎”。“矻”,苦骨反。

    〔三〕〔补注〕按:秦患天下之民是古非今,因谓先王之法不可守,遂焚烧诗 书。汉虽矻矻修补,终不可复。原其始,皆倡于儒者之好为高论,激成此祸。子瞻之论荀卿本此。

    〔四〕〔补注〕按:三代质文改革,何尝生乱?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者化之易之也。昌黎所闻于师者若此,观周末放言以导民乱之祸,然后知圣言不可及已。

    〔五〕“怪”,或作“类”。

    守戒

    唐自安 史乱后,河南 河北地裂为七八,蔡在当时最为近地。成德 淄青连结为援,所谓“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之备”者。此公守戒之所以作。终之曰:“如之何而备之?曰:在得人。”及裴度平蔡,而公之言验。大和间,杜牧作守论,亦公遗意欤?〔补注〕方苞曰:此篇为老泉之文格所自出。张裕钊曰:老泉学之,更加纵横;而高古简峻,终逊退之。又曰:通体转卸、接换、断续、起落,在在不测。

    诗曰“大邦维翰”,书曰“以蕃王室”,诸侯之于天子,不惟守土地奉职贡而已,固将有以翰蕃之也。今人有宅于山者,知猛兽之为害,则必高其柴楥而外施窞阱以待之〔一〕;宅于都者,知穿窬之为盗,则必峻其垣墙而内固扃以防之〔二〕:此野人鄙夫之所及,非有过人之智而后能也。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三〕,而不知为之备。噫,亦惑矣!

    〔一〕“楥”,或云篱也,栏也。字当从木。“窞”,徒敢切。“阱”,慈井切。

    〔二〕“”,音决。

    〔三〕“屈”,或作“倔”。“屈”,渠勿切。“强”,居亮切,又巨两切。

    野人鄙夫能之〔一〕,而王公大人反不能焉,岂材力为有不足欤〔二〕?盖以谓不足为而不为耳〔三〕!天下之祸,莫大于不足为〔四〕,材力不足者次之〔五〕。不足为者,敌至而不知;材力不足者,先事而思;则其于祸也有间矣。彼之屈强者,带甲荷戈不知其多少;其绵地则千里而与我壤地相错〔六〕,无有丘陵江河洞庭 孟门之关〔七〕,其间又自知其不得与天下齿,朝夕举踵引颈〔八〕,冀天下之有事,以乘吾之便:此其暴于猛兽穿窬也甚矣。呜呼,胡知而不为之备乎哉〔九〕!

    〔一〕“野”下,或无“人鄙”二字。〔补注〕张裕钊曰:突语转。

    〔二〕“为”下,或有“之而”二字,或只有“之”字。今详文势,疑“为”字衍。

    〔三〕〔补注〕张裕钊曰:萦拂处,作数层折入,文字须如此,而后愈见精神。

    〔四〕句下或有“而不为”三字。今详文势,疑下“足”字衍。下文“不足为者”仿此。〔补注〕张裕钊曰:突语起。

    〔五〕“足”下,或有“为”字,非是。

    〔六〕“与”上,或无“而”字。

    〔七〕战国策: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殷 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 滏。

    〔八〕“颈”,或作“颌”。

    〔九〕〔补注〕张裕钊曰:此一段尤朴老雄直。又曰:止一语便佳,他人往往失之冗阘。

    贲 育之不戒,童子之不抗〔一〕;鲁鸡之不期,蜀鸡之不支〔二〕。今夫鹿之于豹非不巍然大矣〔三〕,然而卒为之禽者;爪牙之材不同,猛怯之资殊也。曰:然则如之何而备之?曰:在得人。

    〔一〕蒯通曰:“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贲 育,古之勇力士也。孟贲生拔牛角,夏育,卫人,力举千钧。“贲”,音奔。〔补注〕张裕钊曰:突语接。

    〔二〕尔雅:鸡大者曰“蜀”。庄子 庚桑楚篇:“越鸡不能伏鹄卵,鲁鸡固能矣。”向氏注云:“越鸡,小鸡也。鲁鸡,大鸡也。今蜀鸡也。”按公上下文考之,蜀鸡当作越鸡。

    〔三〕“于”,或作“与”,非是。

    圬者王承福传

    “圬”,或作“杇”。“圬”,音乌。左传:“圬人以时塓馆宫室。”杜注:“圬人,涂者。”题语正本此说,不当用“杇”字。今按:论语作“杇”。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 长安农夫〔一〕。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二〕,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一〕或无“夫”字。

    〔二〕“镘”杇具。尔雅:镘谓之杇。“镘”,母官切。

    〔三〕“当”,谓所当之直。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一〕;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二〕。任有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四〕: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五〕。嘻!吾操镘以入贵富之家有年矣〔六〕,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七〕,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八〕。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九〕!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一〇〕!将贵富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一一〕!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一〕方从阁、杭本如此。诸本“以生”或作“以出令”。今按:“所以出令”,与原道意同,似当从之;然详上文有三“生”字,故此言“君者理我之所以生者”,正承上文而言也。若作“出令”,则与上下文意皆不协矣。今当以方本为正。

    〔二〕或从阁、杭无“也”字,非是。

    〔三〕“一日舍镘”,或作“舍镘一日”。

    〔四〕“智”上,或无“有”字。

    〔五〕“特”,或作“故”。孟子“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又“彭更问士无事而食不可也”二章,孟子有“食于人”及“食功”之说。公所言,盖有合于此。

    〔六〕“入”下,或有“于”字。

    〔七〕“问”下,或无“之”字。

    〔八〕“死”上,或无“曰”字。

    〔九〕“焉”下,或有“而”字。

    〔一〇〕“知其不可”下,杭本有“能”字。蜀本“能”上又有“强”字。或从阁本作“知己之不可能”,又无“强”字。今按:此数本语意皆与上文“不择其才之称否”者相复,又与本句“多行可愧”者不相承,惟杭、蜀本近是,但“能”字亦未安,而“强”字当在“而”字下耳。今参取二本,定为“知其不可而强为之”,则其上下文之义皆畅矣。

    〔一一〕或无“之”字。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一〕。又吾所谓劳力者〔二〕,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一〕“我者”,阁作“我类”。“有之”,阁作“有小”。皆非是。

    〔二〕“者”下,或有“也”字。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一〕,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二〕,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三〕!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四〕。

    〔一〕下“杨”之上,或有“然”字,非是。

    〔二〕“畜”,或作“蕃”。

    〔三〕“亡”,或作“忘”。

    〔四〕“鉴”,或作“览”,或作“觉”。今疑“自鉴”或当作“日览”。

    五箴

    五首并序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一〕。余生三十有八年〔二〕;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於前时,道德日负於初心〔三〕,其不至于君子而卒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讼其恶云。

    〔一〕或无“是”字。

    〔二〕“三”,或作“四”,或从阁、杭、蜀本云,洪、樊辨证详矣。

    〔三〕二“於”字,或并作“于”。

    游箴

    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余今之时,既饱而嬉,蚤夜以无为〔一〕。呜呼余乎,其无知乎〔二〕?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

    〔一〕“余”,方从阁、杭、蜀本并作“于”云。左传:“于民生之不易,于胜之不可保。”杜注:“于,曰也。”今按:方说不为无据,然与所证之文初不相似,况下文有“呜呼余乎”,则此“于”字皆是“余”字明矣。

    〔二〕“知”下,或无“乎”字。

    言箴

    不知言之人,乌可与言〔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传〔二〕。幕中之辩,人反以汝为叛〔三〕;台中之评,人反以汝为倾〔四〕:汝不惩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五〕!

    〔一〕“乌”,或作“焉”。

    〔二〕“焉”,或作“然”。

    〔三〕此谓佐董晋、张建封于汴 徐二州时。

    〔四〕此谓为监察御史,坐论天旱人饥,出为阳山令。“以汝”,方并作“汝以”。今按:近世校本,务为新奇,多作倒语,文乖字逆,几类欧阳公所讥石公作字之怪,殊失韩公立言本意。今悉正之,不敢从也。

    〔五〕“呶”,音饶。

    行箴〔一〕

    行与义乖,言与法违,后虽无害,汝可以悔;行也无邪,言也无颇〔二〕,死而不死,汝悔而何?宜悔而休,汝恶曷瘳?宜休而悔,汝善安在?悔不可追〔三〕,悔不可为;思而斯得,汝则弗思。

    〔一〕“行”,或作“悔”。〔补注〕王元启曰:此篇专论悔之当否,作“行”,则起处言行并举,先已自乖其例。

    〔二〕“颇”,普禾切。

    〔三〕“追”,诸本皆同,而方从阁、杭作“止”。今按:草书“追”字近似“止”,二本偶以转写致误,而方乃以好怪取之,不复计其文义之通塞。可一笑也。

    好恶箴

    无善而好〔一〕,不观其道;无悖而恶,不详其故。前之所好,今见其尤;从也为比,舍也为雠。前之所恶,今见其臧;从也为愧,舍也为狂。维雠维比,维狂维愧,于身不祥,于德不义。不义不祥,维恶之大,几如是为,而不颠沛?齿之尚少,庸有不思,今其老矣,不慎胡为!

    〔一〕“善”,方从杭、蜀作“悖”。今按:二本盖由下句而误,方亦不顾文义而取之也。

    知名箴

    内不足者,急于人知;霈焉有余,厥闻四驰〔一〕。今日告汝,知名之法:勿病无闻,病其晔晔。昔者子路,惟恐有闻,赫然千载,德誉愈尊。矜汝文章,负汝言语,乘人不能,揜以自取。汝非其父,汝非其师,不请而教,谁云不欺?欺以贾憎〔二〕,揜以媒怨,汝曾不寤,以及于难。小人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宁〔三〕,终其能戒,既出汝心,又铭汝前,汝如不顾,祸亦宜然〔四〕!

    〔一〕“焉”,或作“然”。“闻”,去声。

    〔二〕“贾”,音古。

    〔三〕“及其”,或作“其及”。

    〔四〕“祸亦”,方作“辱则”。

    后汉三贤赞

    三首

    后汉 王充、王符、仲长统三人者同传。公为之赞,各不满百言,而叙事略无遗者。〔补注〕何焯曰:赞后汉人,即用后汉文体。

    王充者何?会稽 上虞。本自元城,爰来徙居〔一〕。师事班彪,家贫无书,阅书于肆,市肆是游,一见诵忆,遂通众流。闭门潜思,论衡以修〔二〕,为州治中,自免归欤。同郡友人,谢姓夷吾,上书荐之,待诏公车。以病不行〔三〕,年七十余〔四〕,乃作养性,一十六篇。肃宗之时,终于永元。

    〔一〕充字仲任,其先魏郡 元城人,父诵,徙居上虞。

    〔二〕充归乡里,屏居教授,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言;乃闭门潜思,著论衡八十五篇。

    〔三〕刺史董勤辟充从事,转治中,自免还家。友人同郡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肃宗特诏公车征,以病不行。

    〔四〕〔补注〕吴汝纶曰:“余”字韵合上句,而词乃下属。古人多此。

    王符 节信,安定 临泾。好学有志,为乡人所轻〔一〕。愤世著论,潜夫是名〔二〕,述赦之篇,以赦为贼,良民之甚,其旨甚明〔三〕。皇甫度辽,闻至乃惊,衣不及带,屣履出迎,岂若雁门,问雁呼卿〔四〕。不仕终家,吁嗟先生!

    〔一〕或无“为”字。“人”,或作“里”。〔补注〕按本传。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

    〔二〕符著潜夫论三十六篇,以讥当时得失,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

    〔三〕“甚”,或作“患”。王符述赦篇曰:“今日贼良民之甚者,莫大于数赦。”公全具此语。〔补注〕何焯曰:潜夫论本传著其五篇:曰浮侈、曰实贡、曰贵忠、曰爱日、曰述赦。述赦尤善,可以革古今之通弊,故公独取之。

    〔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守者,谒规,规卧不起,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雁美乎?”有顷,王符在门,规素闻符名,衣不及带,屣履出迎,时人为之语曰:“徒见二千石,不如一逢掖。”

    仲长统 公理〔一〕,山阳 高平。谓高幹有雄志而无雄才〔二〕,其后果败〔三〕,以此有声。俶傥敢言〔四〕,语默无常,人以为狂生。州郡会召,称疾不就,著论见情。初举尚书郎〔五〕,后参丞相军事,卒不至于荣。论说古今,发愤著书,昌言是名〔六〕。友人缪袭,称其文章,足继西京〔七〕。四十一终〔八〕,何其短邪,呜呼先生〔九〕!

    〔一〕仲长统字公理。或无“仲”字。

    〔二〕“谓”上,或有“自”字。

    〔三〕并州刺史高幹素贵有名,士多归附,时统过幹,幹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幹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未几,幹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四〕“俶”,或作“倜”,或云“俶”与传合。

    〔五〕“举”下,或有“高第”字。今按,本传无“高第”字。

    〔六〕长统著论名曰 昌言 ,凡三十四篇。

    〔七〕“文章”,或云考本传当作“才章”,公 三赞 未尝私立一语。〔补注〕按,本传注袭字熙伯,辟御史府,后至尚书光禄勋。

    〔八〕“一”下,或有“而”字。

    〔九〕〔补注〕曾国藩曰:三句用韵,略仿秦碑。

    讳辩

    旧史公传云:“李贺父名晋肃,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辩,令举进士。”盖以是罪公。而新史则书其事于贺传,云: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亦卒不就举。

    愈与李贺书〔一〕,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二〕,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三〕,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四〕

    〔一〕“李”上,或有“进士”二字,非是。

    〔二〕此公自言尝劝李贺举进士,而贺从己说,举进士有名称,故与之争名者毁之也。今方氏乃从诸本删去“名”字,而以“有”字属下句,遂使复出四字为剩语,而“争名”二字无所承。故诸本亦有觉其误者,而并删四字以从省,虽若小胜方本,然要为失韩公本指,而不究毁者之情也。方本又无“之”字,亦非是。方又云康骈剧谈录谓公此文因元稹而发,董彦远谓贺死元和中,使稹为礼部亦不相及争名。盖当时同试者。〔补注〕陈景云曰:元稹为礼部在长庆初,贺前卒久矣。

    〔三〕或无“也”字。

    〔四〕或无“若”字。

    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之类是也〔一〕。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二〕?

    〔一〕“”,与“丘”同音乌。“”,草名。或无此注字。

    〔二〕“嫌名律乎”下,诸本皆有此二十字,或从杭本去之,非是。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 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一〕;孔子不偏讳二名〔二〕; 春秋 不讥不讳嫌名〔三〕;康王 钊之孙实为昭王〔四〕;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六〕,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七〕,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八〕。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饥”也〔九〕,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一〇〕。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一一〕?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一二〕?

    〔一〕若曰“克昌厥后”,又曰“骏发尔私”,谓文王名昌,武王名发也。“若”字或作“周公”。

    〔二〕若曰“宋不足征”,又曰“某在斯”。“若”字或作“孔子”。

    〔三〕若卫 桓公名“完”。本或无“若”字。

    〔四〕康王名钊。“钊”,音昭。

    〔五〕若曰“昔者吾友”,又曰“裼裘而吊”。“若”字,或作“曾子”。

    〔六〕“期”字、“度”字下,或并有“者”字。董彦远曰:骐期以姓苑考之为“期”。又李涪谓杜操字伯度,魏人。以武帝讳,谓杜度,公误用也。然张仲景方自有杜度,公所用,或出此。〔补注〕沈钦韩曰:晋书 卫恒传云:章帝时齐相杜度善草书。韩公所指,即其人也。

    〔七〕谓“彻侯”为“通侯”、“蒯彻”为“蒯通”之类。

    〔八〕或无下“又讳”二字。颜氏家训曰:“桓公名白,传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不闻谓‘布帛’为‘布皓’,呼‘肾肠’为‘肾修’。”公言盖有自也。今按:公言或与颜氏偶同,未必用其语也。

    〔九〕以“浒”、“势”、“秉”、“饥”为近太祖、太宗、世祖、玄宗庙讳。盖太祖名虎、太宗名世民、世祖名昞、玄宗名隆基。“浒”,呼古切。

    〔一〇〕以“谕”为近代宗庙讳,以“机”为近玄宗庙讳。代宗讳豫,玄宗讳见上。

    〔一一〕“言语”,或作“立言”。

    〔一二〕或无“举”字。“为可”下,或无“邪”字;或无“邪为”二字。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 孔子,亦可以止矣〔一〕。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 周公 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 周公 孔子,亦见其惑也〔二〕!夫周公 孔子 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 孔子 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 孔子 曾参者耶〔三〕?

    〔一〕“矣”,或并作“也”,或并作“邪”。〔补注〕李光地曰:此处承上“事父母”,故先曾参;以下泛论,故先周公、孔子:韩文之不苟如此。

    〔二〕〔补注〕张裕钊曰:理足词胜,足以厌乎人人之心。

    〔三〕“宦者”,或并作“宦官”。〔补注〕刘大櫆曰:结处反复辨难,曲盘瘦硬,已开半山门户;但韩公力大、气较浑融,半山便稍露筋节。张裕钊曰:收处极文章之能事,介甫所谓飘风急雨之骤至,轻马骏马之奔驰,最得其妙。

    讼风伯

    “讼”,或作“谗”,非是。德宗 贞元十九年正月不雨,至七月甲戌。公时为四门博士,作此专以刺权臣裴延龄、李齐运、京兆尹李实之徒,壅蔽聪明,不顾旱饥,专于诛求,使人君恩泽不得下流,如风吹云而雨泽不得坠也。是年冬,公拜御史,竟以言旱饥谪阳山云。〔补注〕沈钦韩曰:延龄死久矣,与李齐运皆死于贞元十二年。旧注误。何焯曰:厚齐云:曹子建诘咎文,假天帝之命,以诘风伯雨师;公讼风伯,盖本于此。方苞曰:朴厚近西汉人,颇不类楚辞。

    维兹之旱兮,其谁之由〔一〕?我知其端兮,风伯是尤。山升云兮泽上气,雷鞭车兮电摇帜〔二〕,雨寖寖兮将坠〔三〕,风伯怒兮云不得止。旸乌之仁兮,念此下民;其光兮,不斗其神。

    〔一〕“旱”上,或无“之”字。

    〔二〕“帜”,尺志切。

    〔三〕“寖寖”,或作“侵侵”。“将”下,或有“欲”字。

    嗟风伯兮,其独谓何〔一〕!我于尔兮,岂有其他?求其时兮修祀事,羊甚肥兮酒甚旨,食足饱兮饮足醉,风伯之怒兮谁使?云屏屏兮吹使醨之,气将交兮吹使离之;铄之使气不得化,寒之使云不得施〔二〕:嗟尔风伯兮,欲逃其罪又何辞〔三〕!

    〔一〕“独”,或作“将”。

    〔二〕“气不”,或作“云不”;“云不”,或作“气不”。

    〔三〕或无“兮”字,又上或有“其”字。

    上天孔明兮,有纪有纲;我今上讼兮,其罪谁当〔一〕?天诛加兮不可悔,风伯虽死兮人谁汝伤〔二〕!

    〔一〕“我今”,或作“今我”。

    〔二〕“虽”,或作“之”,非是。“汝”,或作“尔”。

    伯夷颂

    王荆公伯夷论谓韩子之颂为不然。曰:伯夷尝与太公闻西伯善养老而往归焉,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耶?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耶?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下太公哉!荆公之论,与此颂相反,学者其审之。伊川曰:伯夷颂只说得伯夷介处,要说得伯夷心,须是圣人语: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补注〕姚鼐曰:用意反侧荡漾,颇似太史公论赞。曾国藩曰:举世非之而不惑,此乃退之生平制行作文之宗旨。此自况之文也。又曰:读原毁、伯夷颂、获麟解、龙说诸首,岸然想见古人独立千古,碻乎不拔之概。张裕钊曰:介甫书李文公集后从此出,而气太劲,神太迫,韵度迥不及此。按:用笔全在空际取势,如水之一气奔注,中间却有无数回波,盘旋而后下。后幅换意换笔,语语令人不测,此最是古人行文秘密处也。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二〕。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崪乎泰山不足为高〔三〕,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一〕〔补注〕姚鼐曰:“皆”字冒下宾主四层。

    〔二〕“举世非之”下,方从杭、粹及范文正公写本无“力行”二字;“千”下,有“五”字,云:自周初至唐 贞元末,几二千年,公言千五百年,举其成也。今按:此篇自“一家一国”以至“举世非之而不惑者”,泛说有此三等人,而伯夷之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又别是上一等人,不可以此三者论也。前三等人,皆非有所指名,故举世非之而不顾者,亦难以年数之实论其有无,而且以千百年言之,盖其大约如此耳。今方氏以伯夷当之,已失全篇之大指;至于计其年数,则又舍其几二千年全数之多,而反促就千五百年奇数之少,其误益甚矣。方说不通文理,大率类此,不可不辨。〔补注〕张裕钊曰:上面累势甚重,故著此极力语压之。

    〔三〕“崪”,音“捽”。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一〕;武王 周公圣也〔二〕,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三〕: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 叔齐者〔四〕,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五〕。繇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六〕。

    〔一〕事见史记 宋世家。“去”下,或无“之”字。

    〔二〕“圣”下,一有“人”字。

    〔三〕“从”,或作“率”。“与”,或作“从”。

    〔四〕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孤竹君之二子。伯,长也;叔,少也;夷、齐,谥也。见春秋少阳篇。

    〔五〕〔补注〕张裕钊曰:作两层顿挫。

    〔六〕“明”下,或有“者”字。〔补注〕张裕钊曰:断制截。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二〕。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三〕。夫圣人乃万世之标準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四〕。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一〕或无“所”字。

    〔二〕“一凡人”,诸本两句皆作“凡一人”,唯范本并作“一凡人”,乃与下文“非圣人”者相发明。诸本非是。

    〔三〕〔补注〕张裕钊曰:止一语,含蓄深妙,下即随手转换,运掉自如。

    〔四〕“準”,方作“准”。今按:“準”字从水隼声,俗作“准”。方本误也。又按此篇之意,所谓圣人,正指武王、周公而言也。既曰圣人,则是固为万世之标准矣,而伯夷者,乃独非之而自是如此。是乃所以为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与世之以一凡人之毁誉而遽为喜愠者,有间矣。近世读者,多误以伯夷为万世标准,故因附见其说云。

本站推荐:闺门秘术隔帘花影轮盘愤怒的乡村淞隐漫录老舍小说集外集洞冥宝记古欢堂集独手丐杨维桢集

韩昌黎文集校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IT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马其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其昶并收藏韩昌黎文集校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