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小说网 > 金匮要略白话译文 >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十三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十三

推荐阅读:道德经太上洞玄灵宝空洞灵章经[敦煌本]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老子道德经序诀佛点头脉诀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敦煌本]无根树解达摩洗髓易筋经会心集道德经[唐易州龙兴观碑本]

IT小说网 www.ittxt.com,最快更新金匮要略白话译文最新章节!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十三   (脉证九条 方六首)

    厥阴之为病,消渴(1),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方见脚气中)。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右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2),小腹弦急(3),痛引脐中。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4)。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栝蒌瞿麦丸方

    栝蒌根二两 茯苓三两 薯蓣三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右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蒲灰散方

    蒲灰七分 滑石三分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鱼散方

    滑石二分 乱发二分(烧) 白鱼二分

    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戎盐汤方

    茯苓半斤 白术二两 戎盐弹丸大一枚,右三味。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中暍中)。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昧,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释:

    (1)消渴:渴饮无度。

    (2)小便如粟状:小便排除粟状之物。

    (3)弦急:拘急。

    (4)便血:指尿血。

    译文:

    厥阴病的表现是:口渴喜饮无度,气逆向上冲心,心中疼痛灼热,有饥饿感而又不想进食,食后又吐出蛔虫,如果用下法治疗,就会腹泻不止。寸口脉象浮而迟,浮脉属虚证,迟脉属劳证,虚是卫气不足,劳是营气衰竭的表现。

    趺阳脉浮而数,浮是胃气盛,数是胃热,热则消谷善饥而大便坚硬,胃气盛则水湿之邪渗于膀胱而小便频数,小便数则大便更加坚硬,小便数与大便坚同时出现,就是消渴病。男子患消渴病,小便反而增多,饮水一斗,小便也一斗,用肾气丸治疗。方见妇人杂病中。病人脉浮,小便不通利,轻度发热,极度口渴的,宜用利小便和发汗的方法治疗,方用五苓散。口渴想喝水,但饮后又吐出的,叫做水逆证,用五苓散治疗。方见上。口渴饮水不停止的,用文蛤散治疗。

    文蛤散

    〔组成〕文蛤五两〔用法〕以上一味药,捣为散剂,用开水五合,调和服用方寸匕。淋病的症状是:小便不通畅,排尿频数而量少,如粟状样东西点滴而出,小腹拘急紧张,疼痛牵引到脐中。趺阳部位的脉象数,胃中有邪热,表现为消谷善饥,大便一定坚硬,小便次数增多。素患淋病的人,不可忘用发汗法,若误用汗法,就一定会出现尿血的症状。小便不通利的,是体内有水饮停留,病人苦于口渴,用栝蒌瞿麦丸治疗。

    栝蒌瞿麦丸

    〔组成〕栝蒌根二两茯苓薯蓣各三两附子一枚(炮)瞿麦一两〔用法〕以上五味药,共研细末,炼蜜作成丸如梧子大小,每次饮用三丸,一日三次。如果没有效果,药量增到七八丸,以小便通利,肚中温暖为原则。小便不通利,用蒲灰散治疗,亦可用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治疗。

    蒲灰散

    〔组成〕蒲灰七分滑石三分〔用法〕以上二味药,捣为散剂,每次饮服方寸匕,一日三次。

    滑石白鱼散

    〔组成〕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亦名衣鱼、蠹鱼)〔用法〕以上三味药,捣为散剂,每次用水送服方寸匕,一日三次。

    茯苓戎盐汤

    〔组成〕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戎盐弹丸大一枚

    〔用法〕以上三味药,……。口渴想喝水,口干舌燥的,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方见中?篇中脉浮,发热,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通利的,用猪苓汤治疗。

    猪苓汤

    〔组成〕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一两〔用法〕以上五味药,用水四升,先煮猪苓、茯苓、滑石、泽泻四味药,取二升,去药渣,加入阿胶烊化,每次温服七合,一日三次。

本站推荐:古今医鉴悟真直指胎息精微论绛雪园古方选注元包经传道德经眉寿堂方案选存丹溪手镜证治汇补周易传义合订

金匮要略白话译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IT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张仲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仲景并收藏金匮要略白话译文最新章节